综合新闻

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师成长与发展论坛”系列活动第一期举行

稿件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编辑:何方 发布日期:2021-05-10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电(通讯员 王露锦)为了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近日,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举办“教师成长与发展论坛”系列活动。论坛第一期在中文堂301会议室举行。系党委书记于海燕、系主任彭玉平、副书记陈方、副主任林华勇、主任助理张均以及教师代表约3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于海燕书记主持。

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举办“教师成长与发展论坛”系列活动(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于海燕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系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关注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关切,决定设立“教师成长与发展论坛”。系列活动旨在为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搭建工作交流平台,通过分享成长发展经验,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到促进教师成长、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上。

张均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就“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进行了主题交流。他向与会教师们分享了四点经验:一是做科研需要聚焦,收缩研究范围,找准并专注于一个可以长期深耕的领域,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影响力。二是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研究要有传世意识,走“少而精”的道路,关注具有理论意识和普遍性的问题。三是不要被负能量裹挟,在科研和教学中遇到挫折时,应当保持良好的心态,将困难转化为自身进步的动力。四是保持平常心,要平心静气面对学术和生活,从容应对各种矛盾。

在交流环节,董上德教授谈了他作为学校教学督导对教学的看法。他认为,网络时代传授知识并非最重要,重要的是能提供一套思考的方法和学理建构,课程的不同板块间要有内在的逻辑结构;申请新课时,一定要注意开课的必要性,要有价值,即要有学理建构。对教学和科研间矛盾关系的处理,董老师建议应利用好教学和科研的天然联系,将开课内容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以科研促进教学,真正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与会教师们还围绕合理安排教学与科研的时间、把握科研质与量、提升学术活跃度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文稿终审:中国语言文学系 于海燕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