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盘志婷)4月23日下午,刘济科副校长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研室在文科楼310室举行的集体备课会。学院相关领导及教研室教师、思政课“双聘”教师近20人参加了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概论”教研室主任黄寿松副教授主持。
备课会现场(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会上,张慧鹏副教授作《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示范授课。他介绍了本次课程的教学目的,并围绕社会主义改造的几种观点、新中国为何急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授课。他在示范课中通过翔实的史料批判了“头脑发热论”“盲目照搬苏联模式”“阴谋论”等错误的论调,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
龙柏林教授对该示范课进行了生动点评。他表示,本次授课运用了丰富的文献和史料,结合政治性与学理性,落实了学校教学“治水创优”的要求。他强调,思政课堂应该和社会课堂结合起来,在授课中讲述广东改革开放的故事和案例,用学生身边的故事讲好思政课。
黄寿松副教授就如何加强新形势下“概论”课教学体系建设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概论”课教学要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教学为抓手,以理论和学术为支撑,不断提升“概论”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并实现其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科学衔接。
备课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浩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学院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情况。
刘济科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此次集体备课会的成效,并表示本次示范课的内容生动、有趣、翔实。他介绍了学校计划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的工作安排。他一再强调了思政课的重要性。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工作,希望学院能抢抓发展机遇,统筹衔接好各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严格思政课课堂纪律,充分发挥院外13个思政课教研室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会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水平。他还重点强调了学院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重要性。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纷纷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发挥好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功能。
文稿终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