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电(通讯员 梁一川)为进一步集聚和发挥高校学科优势,推进高校旅游扶贫助力乡村振兴,3月24日至27日,“高校旅游扶贫联盟”在云南省元阳县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调研阿者科旅游减贫案例,研讨高校旅游扶贫工作经验思路及长效机制的构建。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扶贫处处长吴延磊,我校党委副书记国亚萍,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我校旅游学院教授保继刚以及联盟21所高校代表共同出席会议。
“高校旅游扶贫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交流研讨(来源:校工会)
会上,保继刚教授为全体参会代表作专题培训讲座,详细介绍了“阿者科计划”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和脱贫攻坚相结合,探索形成了“一个模式、两方参与、三个目标、四条底线”的发展路径,为世界减贫贡献了中国智慧。他表示,团队未来将在学校支持下,积极探索阿者科模式的扩大、复制和推广,造福更多乡村通过发展旅游走向乡村振兴。
与会代表在元阳县和旅游学院驻村团队的带领下,前往阿者科村实地走访,深入了解了当地情况,见证了阿者科第四次乡村旅游发展分红大会。参会代表充分肯定了阿者科模式作为高校旅游扶贫成功案例的积极示范作用,并就校地合作、计划落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社会服务及高校旅游扶贫长效机制建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审定通过了“高校旅游扶贫联盟”2020年工作总结、2021年工作计划及具体落实方案。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等三所高校代表介绍了本校旅游扶贫特色工作和未来发展思路。“高校消费扶贫联盟”应邀作联盟工作介绍并交流联盟间合作思路。联盟高校代表围绕高校旅游帮扶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交流发言。经会议研究,联盟将致力于进一步凝聚高校优势学科人才优势,共同推进高校旅游扶贫工作。
国亚萍副书记在讲话中表示,中山大学作为“高校旅游扶贫联盟”的理事长高校,将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依靠联盟各成员高校共同努力,坚持探索旅游扶贫,广泛吸收各种有益意见建议,持续做好联盟各项工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扶贫处处长吴延磊高度评价了本次工作会议。他希望高校旅游扶贫联盟要在机制、协同、示范和宣传上下功夫,力争通过创新组织机制、共享专家资源优势、开展联盟合作、总结推广经验等,不断推进高校“组团式”旅游帮扶工作开创新局面,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
高校旅游扶贫联盟于2020年9月正式成立,是由我校牵头、2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含部省合建高校)自愿组成的高校组团式扶贫协作组织。
文稿终审:校工会 吴京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