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 中华古韵,源远流长;优秀传统,薪火相传。我校中国语言文学系自2004年举办中国传统文化节(以下简称“文化节”)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17届。文化节已成为中国语言文学系人才培养的一张闪耀名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育人平台。
立德树人,推进第一、第二课堂融合
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语言文学系党政领导下,文化节由系团委、学生会共同承办,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心灵。
整合名家名师力量,推进第一、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兼顾活动的思想性、专业性和趣味性,确保活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文化节围绕文学、历史、艺术、民俗等专题,设置绘画、思想、历史、科技、服饰、书法、戏曲、礼仪、诗文、音乐十大模块,与系里的专业课程高度融合;邀请中国古典文献学教研室、古汉语与古文字教研室、现代汉语及语言学教研室专任教师全程指导,对知识竞赛的题库进行层层审核和把关,确保活动内容的专业性;国家级教学名师黄天骥教授为文化节作开幕讲座,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何诗海教授担任比赛评委等。
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获奖现场(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以文化人,打造共建共享文化品牌
扩大活动覆盖范围,提升活动品牌效应。自2008年起,文化节立足本系,辐射全校师生,形成了以文化人、兼容并蓄、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品牌。文化节着眼于以文化人,以多种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代活动载体中,让当代大学生在互动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时代感。每届文化节知识竞赛的举办都吸引来自全校各院系、专业近百支队伍参赛,师生参与热情高涨。2020年第十七届中华传统文化节共1300余人次参与,师生们在活动中纷纷体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探索多元合作形式,高度整合各种资源。在社团合作方面,中国语言文学系多年与学校各社团保持密切合作,常常邀请红楼梦学社、岭南诗词研习社、铜雀汉服文化协会、岭南书画协会、灯谜协会、武术协会等社团共同举办活动;在院系合作方面,共邀历史系、哲学系、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等兄弟院系举办“人文之光,传耀中大”中山大学人文文化节;在校外合作方面,系里与珠海市政府、广东省陆军特种兵学院合作,不断丰富活动资源、拓展活动平台。
游园会活动(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创新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高度融合多种元素,增强活动吸引力。文化节设有游园会、知识竞赛、春联大赛、汉字听写大赛四个主要活动,通过“三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一是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选手从“布衣赶考”到“殿试对决”,在情景纠错、联生珠玉、赋得史诗、畅谈春秋等环节,通过纵观历史、锤字炼句,在耳目一新的游戏形式中增强文化自信,强化文化传承责任感。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活动中善用各种艺术表演形式,通过乐器演奏、歌曲演唱、舞蹈、相声、武术等,让师生全方位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三是学习与生活相结合。部分活动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深度融合,春联大赛以宿舍为单位,推动宿舍文化建设,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校园生活。
文化节活动(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回首千秋品其雅,笑对今朝观其华。中华传统文化节坚持以文化人理念,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通过“学习+体验”的丰富活动形式,在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生孙鹏连续两届在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带领队伍摘得状元桂冠,并与团队成员摘得《中华好诗词》大学季第二季总决赛桂冠。该项目于2012年荣获“中山大学实践育人精品项目”,2013年荣获“广东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2016年荣获广东省高校“百个优秀德育案例”评选一等奖。
文稿终审:中国语言文学系 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