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凌叶盛)12月18日,全国心血管健康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我校附属第三医院胸痛中心是2020年首批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的认证单位之一,这次会上接受“中国胸痛中心”授牌。
大会现场(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重点建设,为区域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改变、三高危险因素高发等原因,区域内急性胸痛病人明显增加,国家卫健委下发了关于建立胸痛中心的红头文件。附属第三医院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向国家胸痛中心联盟提出创建申请,于2018年8月正式成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胸痛中心,力争通过创建标准化、规范化的胸痛中心,加强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联动,提升院内多学科协作,为急性胸痛病人建立及时有效的救治通道,降低急性胸痛尤其是急性心梗的死亡率。
作为区域内重点大型的三甲医院,目前附属第三医院每年接诊急性胸痛患者约400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近150例。胸痛中心坚持胸痛优先、先救治后收费的基本原则,持续优化绿色高效的救治流程,成功救治绝大部分高危胸痛患者。目前,中心救治患者门球时间平均为70分钟,多次门球时间为20多分钟,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挽救了众多急危重症患者生命。
加强联动,高质量服务胸痛患者
自成立之初,附属第三医院胸痛中心便取得了卫健委及区域同行的大力支持,与周边区域的八家联盟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加强沟通联系。通过建立联盟医院病历共享、远程会诊等联动机制,增强了区域协同救治,提升了整体救治水平。
自创建以来,全院上下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崇雨田担任胸痛中心主任委员,医务部主任吴本权担任副主任委员及行政总监,心内科钱孝贤教授及急诊科张永标教授共同担任医疗总监。中心还统筹了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心胸外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多学科力量。
胸痛中心以高标准、高水平为目标,对照《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建立了数十个严谨的救治流程图及制度。在疫情期间,及时更新了新冠肺炎期间急性胸痛救治流程图,该流程图被医院援疆专家谢旭晶带到了新疆喀什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了当地多名急性胸痛患者。
自2018年正式启动胸痛中心创建工作以来,附属第三医院全员一心、稳扎稳打,通过区域联动、优化流程、整合资源、强化培训等各项有效措施,切实提升了急性胸痛的救治能力。作为区域首家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医疗单位,中心必将再接再厉、争先创优,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中国胸痛中心”授牌(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文稿终审:附属第三医院 丘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