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我校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的批示精神。本次会议对于加快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全面开创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引起了全校师生的热烈反响。公共卫生学院通过各种形式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的内容和精神,包括组织师生现场、线上参加会议,召开学院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集体学习,各系组织教师学习,各导师组织研究生学习等。结合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谈谈以下体会。
高屋建瓴,指明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人才的培育靠的是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应把好“认识关、方向关、质量关、机制关、评价关”,全面剖析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发人深思。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应以“五关”为抓手,以高度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感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提升质量,全面开创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
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要全面把握大变局下的教育变革,找准研究生教育的新方位。罗俊校长在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严守底线”,全面开创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学校将发挥党的领导的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优势,围绕学术发展、管理服务、安全稳定、集体关怀的良好德育生态,始终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引领,着力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始终坚持分类培养和分类评价,着力严格培养质量管理,重视科研伦理和学术诚信教育,加强风险防范,全面、系统、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
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
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主导作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研究生导师要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政治站位和教育境界,进一步涵养师德师风和师识师能,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涂良成教授在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关于研究生“三阶段九步骤”管理办法和实践的分享,切实规范了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研究生培养应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以“高、新、尖”为目标,秉持做事“有依据、有流程、有记录、有节点”的理念,实现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动态调整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
近期,公共卫生学院进入了教育部设立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建设单位之列,全国有10家高校入选。学院将以此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抓手,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际科学前沿的机遇,聚焦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模式创新、方案优化,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作者:郝元涛,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