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贯彻落实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我校于12月19日召开了党支部建设工作会议。会议以“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为主题,总结了过去一年我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成绩和经验,为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明确了方向,对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提出了要求。
在展示环节,六个党支部分享了基层党建的思路做法,演示了标准规范的党支部活动场景,展现了我校形式多样的党建品牌。现正式推出“聚焦党支部建设”专栏,旨在宣传优秀党支部的经验和风采,希望全校党员师生对标优秀,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引领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我校附属第五医院感染病防治中心学科齐全,拥有5大专科、全负压病床500张,承担粤港澳大湾区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任务。中心是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有多种先进专科技术,学科影响力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近5年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20余项科研课题。中心集体和个人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在荣誉背后,是支部党建对学科建设的引领:第一,强化组织建设,在“造形”“铸魂”上出实招;第二,围绕学科建设,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做文章;第三,突出文化特色,在塑造品牌效应上下功夫。
强化组织建设,在“造形”“铸魂”上出实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只有组织健全、过硬的党支部才能更好的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中心党支部始终坚持形魂兼备,不断强化组织建设。
支部建设要有规划、有方向。支部围绕党中央、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制定支部发展目标、工作计划与工作措施。2021年,支部将开展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献礼建党100周年。
支部建设严要求、重实效。支部高质量完成“三会一课”和组织党日活动。中心连续10年在高校和中小学开展艾滋病防治宣讲,让党员模范效应“看得见”、“摸得着”、“入人心”,变成科室文化。
战时支部有力量、能战斗。支部经历了“非典”和“新冠”的考验,“党员先上”成为一种习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支部书记身先士卒率先进入隔离病区,全体党员奋勇向前、不畏生死、不计得失。
党组织凝聚力凸显。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带动下,抗疫期间,中心共有27名群众申请入党,超过中心非党员总人数的1/4。
围绕学科建设,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做文章
在围绕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上,支部扎实推进“双带头人”工程,彰显“雁阵效应”。“党建+学术”和“党建+学科”的党建组织模式是保持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重要举措,是党建引领学科建设的生动体现。
对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有力。支部新老三位书记都是双带头人,科室核心岗位,如中心副主任、科室主任、科护士长和区护士长等都由党员担任,对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有力,支部入选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中心党员在学科建设方面作表率。近3年来,中心党员获得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SCI论文38篇。
优秀党员担任青年医师专职辅导员。落实立德树人,优秀党员担任青年医师专职辅导员,带教老师,把牢青年政治思想工作。
在中心班子成员的带动下,中心成员积极向上,立足岗位建功,连续三年,中心门诊量、出院人次保持20%以上的增速。
突出文化特色,在塑造品牌效应上下功夫
支部以党建引领文化建设,倡导追求最好的医疗技术与服务,不断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牢记学科建设目标,在塑造品牌效应上下功夫。
坚持聚焦传染病前沿问题。医护团队始终以维护区域公共卫生安全为己任,表现出了高度专业、专注和无畏的职业精神,这股精气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再一次得到了充分展现。
牵头组织粤港澳大湾区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演练。支部党员坚持将专业精神贯穿于日常工作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
将为民服务的理念贯穿始终。支部党员制作的穿脱防护服等视频教材被国家和省市采纳作为标准推广到全国,医护人员走进406个社区、厂区培训人员6.1万人。
强化组织建设是基础、是保障,学科建设是目标,文化建设是内在动力。附属第五医院感染病防治中心党支部将在学校党委的全面领导下,继续发挥党支部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中心一流学科的建设,为早日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作者:附属第五医院 肖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