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12月11日电(通讯员王晓松)近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设立的各类医学奖项相继揭晓2020年度的获奖名单,我校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荣获2020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教授荣获2020年“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是2002年2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行业基金会。基金会设置的吴阶平医学奖是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高级别奖项,被称为“中国医学界的诺奖”。基金会设立的医学奖项包括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和吴阶平全科医生奖。
其中,“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主要奖励年龄在59周岁以下,在医学、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创新性成就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工作者,每年评选一次,今年共评选出5位获奖者,分别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行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沈华浩教授。这标志着我校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临床研究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具有较高知名度,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
“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旨在弘扬我国泌尿外科学奠基人吴阶平院士的高尚医德和治学精神,促进中国泌尿外科医学事业的发展、推动泌尿外科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就的个人,每年颁发一次,每次获奖者不超过2人。经评审专家无记名投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杨嗣星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教授当选为2020年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获奖人。这标志着我校孙逸仙纪念医院在泌尿系统肿瘤的治疗与研究水平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
获奖人主要研究成就
马骏教授在鼻咽癌临床诊疗和研究领域长期坚持自主创新,首次创立了鼻咽癌放射治疗正常器官保护标准;持续改进鼻咽癌治疗模式,使转移率和生存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带领团队研制的“吉西他滨+顺铂”两药治疗新方案,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开展系列研究改写了11项国际诊疗指南,牵头中美学者制定了首部中国-美国鼻咽癌临床诊疗指南和中国指南,实现了鼻咽癌治疗从美国方案到中国方案的转变。马骏教授带领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中国生命科技十大进展1项。
林天歆教授主要从事泌尿系统肿瘤,特别是膀胱癌淋巴转移的治疗与研究工作,围绕“泌尿系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完全立足于国内的研究工作,在淋巴转移疗效预测与治疗靶点、术前诊断与风险预测及淋巴清扫术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为重要的成绩。他通过研究发现判断膀胱癌淋巴转移治疗疗效的标记物及潜在治疗靶点;首次建立膀胱癌淋巴转移风险术前预测模型,提出淋巴转移诊断新标准,指导个体化治疗;创立基于性/控尿功能保护的腹腔镜淋巴清扫术联合膀胱癌根治术式,纳入中国泌尿外科诊治指南,改变了我国膀胱癌的治疗术式;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他迅速组织开展科研攻关,开发了基于胸部CT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AI筛查和辅助诊断系统,在20秒内识别新冠肺炎,准确率达90%以上,相关论文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世界顶级期刊Cell上发表。
文稿终审:科学研究院 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