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刘乐)11月6日-7日,由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市场监督局、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市场监督局指导,中山大学主办、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山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在南校园贺丹青堂顺利开班,来自于中山大学32个院系和重点科研机构平台、10家附属医院近250人参加培训。
6日下午,中山大学邰忠智副校长、广州市科技局林海亮副局长、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范小红主任出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 (图片来源:科学研究院)
邰忠智副校长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山大学高度重视成果转化工作,在市场化机制建设、收益分配激励政策、专业化人才队伍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希望通过此次举办技术经理人培训活动,营造良好的成果转化氛围,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兼职技术经理人队伍,切实提升学校科技成果运营能力。
林海亮副局长表示,培养一批懂专业、懂政策、有热情的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队伍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广州市一直以来大力支持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建设及专业技术转移人才培育工作,中山大学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培训不仅仅是落实国家和上级部门的要求,更是抓住了成果转化的核心与关键。希望学校通过培训培育一支专业化、懂技术、懂市场、懂法律的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构建符合高校特色和需求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全面提升科技供给与转移转化能力,为推动广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本次培训结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与中山大学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邀请了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成果转化处成晓建处长、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刘乐、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苏雄斌副主任、广州华进联合商标代理有限公司覃离律师等几位专家针对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专利转化推广交流、技术合同谈判及签订等内容进行授课。参加培训班的学员表示,培训针对性较强,内容丰富实用,有助于提升参训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及知识产权运营能力。
近年来,中山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推动成果转化,把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工作作为大学立德树人的需要和实现大学服务社会使命的要求,在管理制度、意识提升、激励机制、队伍建设、促进转化等方面采取了系列措施,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运营能力。2019年被广州市评定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单位”、被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和“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020年被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称号。
此次举办技术经理人培训是学校在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方面的新尝试,旨在培育一支能服务好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的专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文稿终审:科学研究院 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