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讲述榜样的故事】为肿瘤患儿提供一个温馨家园——记肿瘤防治中心内科第一党支部

稿件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20-11-04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梁艳欣)在我校肿瘤防治中心有一个特殊的科室,里面收治的是“大病患儿”这一特殊群体。而这一特殊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照顾,因此,肿瘤防治中心内科第一党支部联合儿童肿瘤科,从患儿的需求出发,除了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外,还从患儿的学习教育、生活帮助以及陪伴等方面致力于为患儿提供一个温馨家园。

菁菁校园缘起,因为感动而有所行动

在治疗过程中的孩子们,他们只要身体状态允许,都会如饥似渴地阅读、做习题,他们这种即使患病仍不放弃学习的精神深深打动着医护人员。但孩子们由于无法得到及时的学业指导和人文关怀,往往感到学习无力,即使痊愈后,也无法尽快融入校园。因为感动而有所行动,支部与儿童肿瘤科一起做了前期充足的调研与准备,建立了“菁菁校园病房学校”,希望搭建一个场所,让每一个患儿在与疾病做斗争的同时,可以继续学习新知识、认识新朋友。

病房学校选址于党员活动中心,支部全程监督装修进度与格局布置。家具设计等通过多次设计及调整,最大限度满足孩子们个性化的学习及娱乐需要。病房学校的环境布置以绿色为主调,紧扣“菁菁校园”这一主调,“菁菁”意为草木繁盛、绿意盎然的样子,寓意充满生机和生气,赋予每一位患儿美好的祝愿。

2019年11月15日,病房学校揭牌仪式及微电影《勇士》首映礼,引起社会的关注。(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全心投入,用爱去传递更多的爱

在授课老师的选拔方面,通过层层筛选,支部邀请华南师范大学以及社会公益机构志愿者进行专业课以及其他绘画音乐劳作等课程的讲授,并对老师们进行了前期针对性的培训;支部还邀请了治疗成功、重返校园和社会的孩子,讲述自己的经历,激励病患家庭重获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同时,支部也时常与社会公益机构互动,如与向日葵儿童公益机构合作,开展科普赠书活动,邀请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星海音乐学院志愿者等到病房去为孩子们举办活动等,为病房学校的建立与运营提供经验,同时也扩大中心的影响力。

今年疫情期间,病房学校以线上授课形式开展,儿童节期间还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线上六一庆典”活动。活动当天,通过腾讯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在线与小朋友们“面对面”开启六一庆典活动,通过孩子们事先录制的才艺展示、老师们精心准备的惊喜视频、游戏环节以及心灵对话,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温馨有爱的儿童节。一位小朋友激动地说:“谢谢哥哥姐姐们,长大后我也要想哥哥姐姐们一样,去帮助更多的小朋友!”是啊,这也是支部的初衷,用爱去传递更多的爱,让更多肿瘤患儿受益。

父亲节小家探访活动(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治疗学习两不误,病房学校显关怀

围绕“病房学校”这一主题,除了日常工作中为患儿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支部还深入了解患儿需求,从身、心、社会需要各方面提供帮助。如每年定期到“希望小家”的探访活动。“希望小家”是一个儿童救助机构,她为在附近医院治疗的重症贫困家庭免费提供住宿,方便病童家庭进出医院化疗、检查、取药等各项医疗项目。支部于儿童节及父亲节前往“希望小家”看望了孩子们,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并募捐了衣物,同时也为他们购置了米粮油盐等生活必需品。这些患病的孩子们,他们往往表现得比同龄人成熟,但他们更需要帮助,更需要获得学习与陪伴,支部又进行了小组分工,每一季度轮流至“希望小家”去陪伴孩子们,与他们一起阅读、画画、玩游戏等,孩子们慢慢打开心扉,变得更加的开朗与自信。

小朋友正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当了解到患儿家长们对饮食营养的需求后,支部邀请了营养科教授前往“希望小家”进行营养授课,纠正了很多家长平常的饮食误区,大人小孩们都听得兴致勃勃,受益匪浅。

病房里每季度以及节日还举办形式多样的患儿关怀活动,比如一起包饺子、生日会庆祝、端午节吃粽子、诗歌朗诵、插画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打破彼此间的隔离,也拉近了患儿之间及医患之间的距离,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人文关怀。

纵使治疗路上荆棘满布,但是肿瘤防治中心内科第一党支部的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努力,一路同行,一路播种,一路开花,将这段路程点缀得花香弥漫。

文稿终审:肿瘤防治中心 文朝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