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聚焦升学深造】物理与天文学院:构建以升学深造为核心的第二课堂学术引领体系

稿件来源:物理与天文学院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0-09-28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昕)物理与天文学院是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深空、深海、深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以“建设国际一流理科学院”为目标,以“面向基础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重点开展“天琴计划”引力波探测大科学工程研究。

学院选优配强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遴选优秀青年教师担任本科生班主任,通过施行本科生导师制、开展各类学业辅导、举行本科生学术竞赛等多种方式,构建以升学深造为核心的第二课堂学术引领体系,引导帮助更多同学追求更高层次知识,培养未来科学家。

一、育人育己,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学院遴选教学、科研能力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及本科生班主任,通过班会、主题团日、一对一谈话等工作指导学生,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优良学风。青年教师深入学生群体,聆听学生心声,以自身求学经历、教学科研经验、专业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业压力,引导学生聚焦学习主业,指导学生制定学业规划、计划,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学业进步。

物理与天文学院2019年优秀本科生班主任李霄栋副教授(图片来源:物理与天文学院)

二、科研训练,增强学生专业素养

学院自2018年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在大二年级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导师。学生进入导师课题组,定期参加课题组组会,导师根据学院的专业培养要求,指导学生阅读文献、接触学科前沿、承担课题组小任务,通过早期科研训练增强学生专业素养,并为学生学业发展、升学深造提供建议与帮助。本科生导师制既是个性化教学的体现,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科兴趣,特别是在接触学科前沿中,学生能切身体会到国家科学进步的迫切需要,能够增强投身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远大的学术志向。

本科生导师制实行以来,学院同学对科研的热情高涨,学院已有多位高年级本科生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19年上半年,学院2017级本科生徐浩霆、刘珍洁在天文学顶尖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简称APJ)上发表论文。2016级张震宇、顾淦、王小马同学等完成的“Non-parametric dark energy reconstruction using the tomographic Alcock-Paczynski test”一文,被天文学科顶尖学术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简称ApJ)接收发表。

三、多措并举,精准开展学业辅导

为进一步统筹做好学业发展与帮扶,2019年,学院成立学生发展中心,负责举办各类学业辅导活动。学生发展中心根据同学们的需求,定期开展作业讲解、专业知识拓展、期末复习等各类辅导活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积极补短板强弱项,保障学生的专业学习。

为促进师生交流,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学院定期举行师生午餐会。午餐会上,学生与任课老师充分交流,就课程进度、教材体系、习题设置、课程拓展等方面提出问题和建议,老师们进行针对性地解答,并根据反馈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同时,教师们在午餐会上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畅谈自己的科研体会,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培养同学们对学术人生的向往。

学院还积极开展各类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如优秀学生学习经验分享、升学深造经验分享会、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会等,以朋辈经验解答学生在升学路上遇到的难题,鼓励学生向优秀本科生看齐,提高升学深造意识,帮助更多同学完成升学深造目标。

四、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竞赛

学术竞赛是锻炼本科生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本科生开展早期科研训练的重要途经。学院结合专业特色,积极承办相关学术竞赛活动,在实践中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2019年,学院顺利承办了第二十届广东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举办了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选拔赛等活动;同时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挑战杯”、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计划等相关专业学科竞赛。在众多比赛的激烈的竞争中,学院本科生取得了傲人成绩,为未来投身科学研究积累了经验。

物理与天文学院承办的第二十届广东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决赛在珠海校区举行(图片来源:物理与天文学院)

五、开展讲座,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为贯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十二字人才培养方针,培育兼具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优秀学子,学院自2019年开始邀请各学科大师为同学们讲授“科学与人文”系列讲座,至今已开展17期,内容涵盖历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物理、天文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让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之余全面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科学与人文”系列讲座第十六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刘王凯医生以“奋斗吧,青春”为主题给学院师生讲述抗疫一线的故事(图片来源:物理与天文学院)

物理与天文学院聚焦优秀人才培养,着力打造第二课堂学术引领体系,与第一课堂有机融合,扎实推动学生升学深造。2020届,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选择保研、考研、申请留学等路径的人数占比超过80%,截至2020年6月,深造落实率已达62%,多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国家天文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杜克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录取。迈入新的学年,物理与天文学院将继续以“建设国际一流理科学院”为目标,以“面向基础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培养物理与天文领域的领军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稿终审:物理与天文学院 郝雅娟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