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何笑霞)护理学院坚持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结合学科特点配强学生工作队伍、构建发展型学业辅导模式、推进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加强两个课堂融合协同育人,提升本科生升学深造率,培养护理管理人才和引领护理学科发展潜能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结合学科特点配齐配强学工队伍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近年逐步形成党政专职辅导员、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三位一体的学工队伍。学院党委副书记全面统筹学生工作的开展,党政专职辅导员(团委书记)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以及学院团委各项工作的开展,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主要负责学业辅导、科研引导等工作,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建设、学风建设等工作。
构建发展型学业辅导模式
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和护理专业的学习特点,构建发展型学业辅导模式。
1.新生适应辅导:通过专业第一课、书记第一课、“走进护理”专业论坛、提灯导师论坛、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稳定新生专业思想,引导其了解护理专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等,同时引导新生学会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缩短心理适应期。
尤黎明教授讲授护理专业第一课(来源:护理学院)
2.学业规划辅导:学院自2006年起实行本科生导师导学制,每位本科生配备1名专业导师,重点从学习、科研方面对学生进行个性引导及辅导。充分发挥朋辈引航的作用,在低年级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由高年级或同年级学霸分享学习心得。对于个别学困生,安排研究生或同年级“学霸”采取一对一形式进行辅导。此类辅导能够强化学生生涯控制意识,促使本科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使其更加自觉、自主、自信。
3.科研创新辅导: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组织学生参加科研设计、科技创新、科普讲课、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第二课堂的平台将专业知识进行运用、巩固、提升,发挥两个课堂的协同育人作用。学院设有学术社团“护理协会”,由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担任业务指导老师,开展科研活动。通过“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纵向指导团队,引导本科生尽早接触科研,激发科研热情,提升科研水平。如每年学院依托护理协会,在本科二年级《护理研究》课程结束后,组织科研设计大赛,二年级学生参与率100%。学生在课程成果科研计划的基础上,跨年级组成科研团队,完善科研计划后以科研申报书的形式提交大赛,促使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使第二课堂真正成为第一课堂的巩固、拓展和延伸。
本科生科研设计大赛合影(来源:护理学院)
4.生涯发展辅导:除进行常规就业指导及时疏导学生面临的就业困惑外,近年组织考研动员、考研辅导,鼓励学生深造、提升本科生升学深造率,学生考研报考比例逐年提升。在毕业典礼上举行授帽仪式提升学生职业荣誉感。将原来重点在高年级的职业规划辅导覆盖至低年级,邀请毕业5年以内的优秀校友回到学院跟本科生分享工作的心得,很好地提升本科生的职业认可,培养其主动性人格和生涯自信,做到不自卑、不自负。
毕业5年以内优秀校友回校分享就业心得(来源:护理学院)
推进党团班一体化建设
学院非常注重学生党建工作,由团委书记担任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因为本科生党员人数较少,无法实现党支部建在班级,为更好地推进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学院创新性地实行研究生党支部联系本科生团支部制度,3-6名研究生党员组成小组,直接对接本科各个团支部。由党政专职辅导员指导研究生党员带领团支部开展党建知识学习,由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指导研究生党员面向本科团支部开展科研、学习辅导,将思想引领与学术引领有机结合。2020年研究生党员结合各本科团支部的需求和年级特点,已经开展七期不同主题的交流活动。通过研究生党支部联系本科团支部,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将党团班一体化建设落地落实。
文稿终审:护理学院 陈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