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杜瑀峤)资讯管理学院第五学生党支部全部由博士研究生党员组成,大家肩负着繁重的科研学业压力,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但在过去一年里,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支部上下团结一心,全员合力,成功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落实了内部制度建设,成果显著。在中山大学2020年 “七·一”表彰中,荣获“先进党支部”称号,支部书记刘佳亲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组织委员杨乃一、宣传委员杜瑀峤获评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团队建设:支部委员会队伍扩充,职责分明
2019年10月,新一届支部委员会换届完成,随即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请示学院党委增设一名纪检委员。支部委员会成员扩充到4人——党支部书记刘佳亲、组织委员杨乃一、宣传委员杜瑀峤、纪检委员陈阳,为支部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团队基础。
支部书记刘佳亲认为,学生党支部成员流动较快,每一届支部委员会开展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规范执行,任何以支部名义的决策都要通过党员大会或支部委员会讨论。此外,不能盲目标新立异,但要勇于开展务实性创新,建立和打造具有可持续性、可传承性的制度和品牌活动。秉持这些理念,新一届支委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提起“精气神”、树立“新风貌”为工作目标,提升支部委员会工作凝聚力,制定支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党员帮扶学习小组,有效地激发了博士生党员参与支部活动的热情。
制度建设:党小组制度和日常考核制度落实
鉴于博士生党员日常学习生活独立分散的情况,支部委员会决定建立党小组制度,即结合专业将支部成员分为若干个党小组,将支部活动与学习任务以党小组为单位布置下去,促进支部成员之间在理论学习、公益活动中互帮互助,也方便博士生党员更好地参与到党组织的活动中。在抗击疫情居家工作期间,党小组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支部成员开展内部自学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第五学生党支部还坚持贯彻了日常考核制度,调查支部成员课余时间,每月定期定点召开党员大会,坚实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且为支部党员日常表现建档,记录支部党员会议考勤、学习成果、党支部活动参与情况等,保证和规范了支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激发了支部成员的积极性。为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组织党员、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七个有力”的新时代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搭建了坚实的制度堡垒。
第五学生党支部党员大会现场(来源:资讯管理学院)
丰富开展“三会一课”邀请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庆双为支部成员讲授党课(来源:资讯管理学院)
活动规划:敢于创新,打造品牌特色活动
在公益和志愿服务方面,支部响应学院党委号召,组织成员向中山大学定点扶贫的柯木湾村捐书,共22名同志参加,捐书34本,每一本书都是精挑细选,并附上选书理由和书评,以期使柯木湾村民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收获。
2019年11月18日-22日,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经了解,南校园图书馆书库急需志愿者。但是,书库无法一次容纳近30人同时工作,大家又缺乏相关经验,仅服务1天,会给馆员造成培训和质检压力,易出现错漏,无实际帮助,却添了麻烦。为此,支部把任务分配安排了连续一个星期,分组进行,每时段3人,每人至少3个公益小时。出发前微信群线上打卡,完成后线上分享经验,责任接力,分工配合。这次志愿活动共26人参与,完成图书上架22000余册,得到了图书馆老师们的极高肯定,鼓舞了支部党员积极服务师生的士气。
第五学生党支部志愿服务活动收获优秀评价(来源:资讯管理学院)
第五学生党支部一直重视与学院研究生会、学生会的沟通联系,积极利用自身专长与他们开展合作。在抗击疫情居家期间,党支部积极协助学院研究生会举办在线直播公益活动。在研究生会举办的直播交流活动中,党支部为活动邀请了学院优秀硕士毕业生全校百优学位论文获得者陈功成、在校博士生张冰倩为本硕师弟师妹分享科研学习经历和论文写作经验。本次活动吸引了近百人参加,使大家在学习和科研方面收获颇多。
文稿终审:资讯管理学院 林俊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