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张阳)当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无数白衣天使响应国家号召,千里驰援武汉,“90后”护士蔡传锷便是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作为医疗队里为数不多的专业对口男护士,蔡传锷主动要求承担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7楼东区病房中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用热情和行动关爱生命、救死扶伤,是一名优秀的“男丁格尔”、合格的共产党员。
担当:主动承担侵入性治疗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工作期间,蔡传锷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发挥不怕苦、不怕险的精神,每次上班都会接管病区病情最危重的患者,争取多承担开放性吸痰、动脉血气、咽拭子的留取等侵入性治疗,减少同事工作负担及接触暴露的风险。
蔡传锷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隔离病房护理患者
蔡传锷的口头禅便是“我先上”“我愿意”“我能行”“我来做”……当遇到高流量氧疗机报警、无创呼吸机漏气、患者血压血糖异常等突发情况,蔡传锷迅速出列,冲锋在前,主动为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力量。蔡传锷直言:“我只有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患者。”
作为护理第1组组长,蔡传锷关怀队友、团结队员,时时刻刻关注队友的身心健康及生活情况,叮嘱同事们上班要注意安全、劳逸结合,想方设法帮助队员减轻压力。蔡传锷在日记中写道:“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处阵地。我是一名党员,还是小组组长,应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帮扶作用。”
专业:丹心悬壶入荆楚
“每一份坚守,都是捍卫武汉的战斗!”2月25日,蔡传锷所在病区第一次执行医护一体化查房,发现一位患者意识昏迷,双侧瞳孔对光反应迟钝,心电监护显示心率为70次/分,血压为108/62mmHg,血氧为86%,情况十分紧急。
根据医师临床意见,蔡传锷立即对患者进行护理。但由于呼吸机参数报警显示潮气量过低,患者的指尖血氧只有85%,蔡传锷第一时间对患者的管道和气囊压进行调整,并及时采用密闭式吸痰……经过蔡传锷熟练的操作,患者潮气量上升,血氧上升至97%。
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情况,蔡传锷结合专业所长,提前备好升压药及镇静药在床边,采用双泵换管的方法为患者换泵,以防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护理条件。
晚上22时,蔡传锷准备给患者进行生活护理的时候,患者血压、血氧突然下降,按照医嘱实行抢救后,患者血压仍持续下降,心率慢至50次/分钟……综合各种因素,蔡传锷立刻根据医嘱暂停镇静药泵入治疗,持续加大去甲肾上腺素剂量,予异丙肾上腺素泵入治疗,予20%白蛋白50ml快速静脉输液……紧接着,医生下达了抽动脉采血的医嘱,由于护目镜起雾,戴着多层手套,加上患者动脉搏动比较弱,抽取技术难度很大。但蔡传锷从容镇定,借着护目镜边框的一丝光亮,成功进针。
经过一轮抢救,晚上23时左右,患者生命体征慢慢平稳下来。此时,蔡传锷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鼻梁也被压的疼痛不已,但看到心电监护上的数据慢慢变好,蔡传锷说道:“这就叫‘累并快乐着’,能用所学帮助患者渡过难关是很幸福的事!”
奉献:心有大我,全心服务
作为一名党员和拥有丰富ICU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蔡传锷带领组员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专业化护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最大的“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同理心”去护理患者,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尽自己的最大所能帮助病患渡过难关。
在病房中,蔡传锷以饱满的热情、温柔的言语、真挚的眼神、熟练的护理技术对待患者,“豁达开朗、细心周到”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由于蔡传锷所负责的病区多是重症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是常事。47床患者因患有右侧肢体偏瘫导致长期卧床,骶尾部受压部位有瘀红,加上大便失禁,肛周皮肤都出现失禁性皮炎,针对这一情况,蔡传锷着重给患者喷点干燥粉,给骶尾部瘀红部位外贴敷料,经过几天的精心护理,患者肛周骶尾部皮肤出现了明显好转。
蔡传锷(最后一排左三)曾参与救治2018年广东省首例H5N6禽流感患者
蔡传锷还曾承担2018年广东省首例H5N6禽流感患者的康复护理,他和同事们顶着有可能被传染的风险,24小时无缝隙看护,最终让患者平安出院。
“作为党员、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看到一位又一位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蔡传锷如是说道。作为一名党员,蔡传锷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精进自己的救护能力,在日常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从“岁月静好”变成“无所不能”,成为ICU护理工作的中坚力量。
稿件终审:王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