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邓苑晴)个子不高,但健壮结实,话语不多,但总是语出惊人。这是大家对苗润武的普遍印象。2016年,苗润武踏进中山大学校园,成为历史学系(珠海)首批本科生的一员,就此开启了大学的生涯。四年大学时光转瞬即逝,他不断磨砺自己,向着既定目标前进。而今毕业,他选择了参军入伍,加入海军陆战队,只为圆自己的“从军梦” 。
苗润武(左一)在征兵现场 图片来源:历史学系(珠海)
筚路蓝缕 互相成就
四年前,怀着开拓的勇气和对集体的感情,苗润武通过竞选成为系第一任班长。2017年随着历史学系(珠海)学生会的成立,苗润武担任了系第一届学生会主席,为系和学生组织的建设铺下一块块基石。苗润武的身上似乎有许多“第一届”的名头,而“第一届”,往往意味着从零开始,它需要有剑指迷雾的魄力,需要有脚踏实地的稳重,更需要有风雨不动的坚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苗润武带着一众学生干部在摸索中前行,为学生组织及团学活动建设等打好基础,构建框架,充实血肉,引导系和学生会工作走上正轨。“责任”是苗润武心中的准则,是他不断追求完美的动力。责任在身,苗润武遇到任何困难也从不轻言放弃,正是这种“刚”的性格,支撑他一路走来,风雨兼程。
在苗润武看来,更多的是历史学系(珠海)和学生会成就了他。系里为他提供了一个成长的舞台,让他得以充分施展所长,在系建设的空白页上涂抹属于自己的一笔颜色。在学生会的经历中,他也提高了处理事情的能力,培养起统筹全局的观念,锻炼了待人接物的素养。苗润武认为,没有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真诚帮助,他无法完成那么多的“第一次”。
参军报国 磨砺自我
出于对军人精神和荣誉的神往,对军纪的认同,抱着磨砺自我,报效祖国的志向,苗润武毕业后毅然走上了参军的道路。参军入伍,不仅是苗润武实现价值的途径,还是他追寻自我的重要方式。他欣赏孟子笔下传统的“士”的精神,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并希望在军队的历练中找到思想的共鸣。而对于纪律,他解释道:“没有纪律,就没有集体,没有集体则是一盘散沙。纪律能够塑造一个组织的精神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身处其中的人。我从不刻板地认为军队的纪律是一种约束,反而视其为‘慎独’的机会。”苗润武预感参军入伍将是他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军旅生活的洗礼或许会让他实现新的自我,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毕业后我选择了参军入伍,迎接人生的下一次挑战。”入伍在即,苗润武强烈感受到部队对他的吸引力,苗润武对自己能否适应部队生活持积极态度。为了做好入伍的准备,他坚持锻炼,进行规律性的长跑训练,此外还经常阅读一些军事学方面的著作、人物传记等,不断调整身体和思想的状态。当被问及部队生活的计划,他回答:“不管去到哪支部队都有三件事要坚持:一是体能训练,二是技能学习,三是空余时间多读书。” 苗润武也期待着在部队中能够遇到优秀的人,向身边的人学习能够提升自己,汲取足够的力量去远航。
身体心灵 步履不停
“人生唯读书与运动不可辜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两句话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这是苗润武的个人“名言”。他也曾设下目标:把中国走一遍,用脚步丈量一下我们生活的土地;读一千本书,丰富一下自己的内心。回首四年大学生涯,苗润武坚持读书和运动,坚持在行走中了解祖国,在大学期间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的省级区划。如今看来,当初定下的目标已几乎全部实现。笃行在路上,苗润武始终怀揣一颗初心,秉持不渝之志,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顺利圆梦 图片来源:历史学系(珠海)
问及苗润武对学弟学妹有什么经验之谈,他说,读研、就业、参军、留学……皆为通往理想生活、达至理想人格的不同路径,途中可能有许多意料不到和不能决定的事情,需要以一颗平和的心来对待。他希望,学弟学妹能够抱着纯粹的理想参军入伍,携笔从戎,在磨砺中成长。
话还是不多,却饱含着作为“过来人”的苗润武对即将面临人生选择的学弟学妹们的拳拳诚意。入伍在即,他没有选择休息,而是加入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启用志愿者团队,无形中也为“后来人”树立了榜样。
文稿终审:历史学系(珠海)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