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触摸峥嵘岁月 感悟中大精神——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赴乐昌坪石调研

稿件来源:博物馆(校史馆) 编辑:吴立坚 发布日期:2020-09-04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 8月28日至30日,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一行6人,在馆长徐俊忠教授带领下,深度调研我校抗战时期的坪石办学旧址,并与当地有关部门交流有关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的建设意见。乐昌市政府副市长邓洪炜、乐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李启平、地方文化史专家何昆亮等全程参与活动。调研工作还包括坪石镇天堂村中山大学“五七干校”旧址。

调研小组在天堂村考察 张子旭摄

调研小组首先走访了坪石镇武阳司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办学旧址,察看法学院教授李达和王亚南住所旧址,并对知情老人蓝毓廷先生开展口述史作业。调研小组还考察了工学院办学点旧址——三星坪,瞻仰许崇清校长旧居,就正在建设的定友图书馆与有关部门交换意见。随后,调研小组赴铁岭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旧址,对文学院旧址维修情况和布展空间作详细的考察,还就布展问题做了认真讨论。调研小组还调研了塘口村的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旧址和天文台遗址、管埠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旧址等地方。大家认为,坪石办学旧址是学校历史的一个重要承载地,它曾经是锤炼中大师生家国情怀的历史舞台,也是中大师生践行“新教育中国化”的试验地。这里有着动人的故事,更有着亟需抢救和活化的历史资源与文物。学校博物馆和校史馆应该自觉地担当起保护、抢救、活化和传承这份遗产的使命。

调研小组在坪石办学旧址考察 张子旭摄

30日,调研小组驱车直上天堂村的中山大学“五七干校”旧址。在寮下门寻找了当年中大“五七干校”的总部、财会室、总卫生室。还在寮下门、紫溪洞、新田村、天堂村、茶平村和寨下村等地,考察“干校学员”安营扎寨的居住地、伙食点、生产区和集会地。当地老人得知调研小组的到来,心情都非常激动,争相诉说着对于中大老师的美好记忆。调研小组也借机开展访谈和资料收集工作。在新田村,当年的赤脚医生邓从太老人还拿出珍藏多年《“赤脚医生”培训教材》,讲述着他与数学系教授梁之舜的一段难忘交往。当年梁之舜老师住在新田村,看到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邓从太,日日夜夜呵护着村里男女老少的健康,很感动。离开干校后,梁老师写信鼓励邓从太积极进修医学知识,提高医疗水平,并在出差茂名时,买下这本《“赤脚医生”培训教材》,签名寄给邓从太。邓从太非常珍惜这份感情,并当场把书捐给调研小组,他说:“这本书是中大老师对乡下农民感情的见证,让它保存在中山大学校史馆里,可以让更多的人分享到这份感情。”调研小组还在当地老人的引导下,寻找长眠在寨下村的“学员”墓地,并凭吊这位老师。

文稿终审:博物馆(校史馆) 徐俊忠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