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 陈慧,中共党员,现任中山大学博雅学院讲师,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博雅学院党总支委员,兼中华诗教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学术转型问题研究,中国古代诗文思想研究,诗教、诗学与当代古典诗词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多篇。2019年获评“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获评“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陈慧老师(左三)和学生在一起 (图片来源:博雅学院)
陈慧老师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与课程思政结合的新模式,将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她努力将《诗词格律》《汉魏唐宋古文课》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作为博雅教育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于2019年获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立项。在《诗词格律》课堂上,陈慧老师通过以点带面的讲解,突出诗歌的背景和诗人的经历,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读诗词不应当只关注于诗词本身,还要知人论世、寻根溯源。陈慧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现场创作,会运用“诗钟(古代文人一种限时吟诗的文字游戏)”等方式鼓励大家创作,鼓励大家以熟悉对象入诗,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对于学生习作,陈慧老师不仅自己点评,也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相互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思考的快乐,还学会了主动思考诗词与个人状态、际遇之间的关系。
陈慧老师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传授诗词知识,陈慧老师平日温柔敦厚的处世风格,也感染了许多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陈慧老师很亲切、很有气质。课堂上,穿着古雅的服装,有时用粤语为学生吟诵诗词,让学生不自觉地也带着虔诚的心进入课堂的诗词世界。在课外,陈慧老师充分发扬学院“师生共同体”的优秀传统,深入落实“五个融合”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同学们一起对习作“精雕细琢”,陈老师也会以自己的摄影或绘画作品配诗,让学生感受到了她对于诗词的真切热爱,进一步加深与学生的交流。
陈慧老师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关心关爱学生,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探索诗词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陈慧老师用爱心、温情和汗水,在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成长成才等方面,浇灌出了累累硕果。她的课程作为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其课堂教学经验也是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山大学博雅模式:以经典为中心的通专结合之路》的主要组成部分。2019年,《诗词格律》课程助教邹丹娜同学,在第十一届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中,荣获研究生词组季军,诗组第四名。《诗词格律》课程学生参与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有十一位入围。《汉魏唐宋古文》课程有两篇课程论文进入2020年第二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复赛,李尔清同学获得一等奖。
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陈慧老师坚守初心使命,言传身教,润物无声,让课程思政充满诗意,引领学生向学、向上、向善,同时在“师生共同体”中,实现教学相长,不断追求卓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文稿终审:博雅学院 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