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科学逐梦之旅——2020年“云上科学营”中山大学分营回首

稿件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0-08-30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8月30日电(通讯员王诗佳,吴文蔚)8月21日,“云上科学营”中山大学分营正式落下帷幕。疫情虽然阻拦了人们出行的脚步,但丝毫没有消磨青年学子心目中对科学的热爱。中山大学分营见证了他们对科学的不断探索与追寻。

本次“云上科学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国务院港澳办、中科院、中国铁路为支持单位,活动按全国-省级-分营三级管理模式组织实施。中山大学分营由校团委承办,8月17-2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0所高中200名学生不远万里,在“云中”相约,共同参与了这一次科学的盛典。

“云上科学营”中山大学分营首页

此次“云上科学营”中山大学分营历时五天,中山大学分营设有“云游中大校园”“参观重点实验室”“与名家大师面对面”“参与线上科研实验”“朋辈互动交流”五个主题多个项目,可谓精彩纷呈。

活动回顾:

活动期间,来自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叶贤基教授给大家带来了“引力波与天琴计划”讲座,他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梳理了人类物理学理论从牛顿力学到广义相对论的演进历程,进而揭示中山大学“天琴计划”对人类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山大学超级计算机中心总工程师杜云飞教授畅谈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挑战,梳理了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热点产业的前景以及我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

此外,在海洋领域,来自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的副教授王牧骅以大数据科学的视角通过介绍红树林、海藻林、珊瑚礁等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为同学们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王梦媛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海洋盛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王老师用生动而富有内涵的语言通过诠释海洋沉积物中的生物标志物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为同学们认识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最后,来自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的林瀚老师带来的“编程之美”课程则是一场编程基础训练的“盛宴”,让同学们能够真实了解到编程工作的美妙和乐趣。

活动心声:

在中山大学分营,有幸跟随叶贤基教授走近“引力波与天琴计划”,探寻深空奥秘。叶贤基教授的研究领域是精密测量物理,主要从事引力实验与精密测量物理的研究与应用。在云上讲座,叶贤基教授通过巧妙的学科交叉,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引力波的秘密,详略得当地介绍了宇宙的探索由哥白尼日心说、开普勒三大定律、牛顿力学与万有引力定律到爱因斯坦时空观的历史进程。叶教授向我们通俗易懂地讲解引力波是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百年探测引力波的故事,并且带领我们参观天琴中心实景,了解天琴计划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当天文相遇物理,碰撞摩擦出玄奥的火花,也更加激发我对外星文明的求知欲。

——包头市第九中学 甄子钰

科学研究的应用是谨慎的,王教授讲座中对保护濒危物种的假设,尤其使我不能忘怀,每每想起,不禁对他们的这份责任感肃然起敬。对濒危物种的保护,采取措施要谨小慎微,不可出半点差错,否则地球就会失掉一种可贵的生命。王教授和他的团队,仔细观测分析,慎重地采取行动。这一系列的行动,不失为一位科研工作者严谨负责的科学精神的体现。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 黄瑞祥

中山大学分营正式开营后,我们有幸在线上观看教授们异彩纷呈的课程。从科技人文到“天琴”观测下的宇宙、从复杂深奥的计算机编程到百变莫测的世界地理,中大让学长为我们的梦想树立标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学的课程对于我们这些对高等学府无比向往的莘莘学子有着无法抵抗的吸引力。同时,教授和学长们对于海洋生物学课程的解读激发了我对于这个学科强烈的兴趣,让我情不自禁期待未来的一天我可以走进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去到更深远的海域探索更多的未知。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何怡飞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的营员

包头市第九中学的营员

本次科学营已落下帷幕,但同学们探求科学的脚步才刚刚开始,中山大学的校门永远为每一位热爱科学、立志于科研的学子敞开。祝愿各位有志青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文稿终审:党委学生工作部 王猛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