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刘兴基)8月30日是农学院复办两周年纪念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处院系的多方协助下,农学院阔别康乐园66年后,完善了引领有力的党团组织,搭建了初具规模的师资队伍,再度扬帆启航。
党团建设
经过一年半的建设,学院现有10名正式党员,19名入党积极分子,组建完成了直属党支部委员会和团总支。党团员们不忘初心、以身作则,成为复办创业、防控疫情的中坚力量。直属党支部结合新农科、新学院、新教工的实际,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四史”学习、师德师风教育、课程思政培训、校史院史宣讲、社会实践调研等活动。
人才培养
农学院于2019年9月迎来了复办后的首批本、硕、博学子。目前学院设有生物科学(农学)、农学两个本科专业,植物保护(二级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两个硕、博研究生学科点。
学院遵循“像培育良种那样培养学生”的理念,构建了“两横三纵”学业发展服务体系,开设了“光明青禾思政讲坛”,通过“四史”和校史院史教育和学院文化建设,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兴农报国。同时,为本科生配备2名党政专职辅导员、8名研究生助理辅导员,还聘请了4位青年教师作为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同学们健康成长。
学院通过“光明农业讲坛”邀请长江、杰青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为研究生、本科生拓展知识视野;通过组建本硕博联动的学生学术社团,培养学子们的科研兴趣和技能。2019年11月,学院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会开展了“节约粮食,从你我做起”专项调研,并把调研报告转交后勤管理部门作为工作参考。2020年4月,大一本科生小组在研究生的指导下,结合新冠疫情防控专业知识研讨完成的一篇论文,发表在广东省农科院主办的《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受到广泛好评。随后,同学们在坚持网上课程学习的同时,相继开展了“我的家乡变了样”农情调研和暑期社会实践,立志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2019年12月,学院应邀参加综合性大学农科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来源:农学院)
2019年10月,学院举办 “我和我的祖国——爱党爱国,知农报国”主题活动(来源:农学院)
2019年10月,学院师生创作并朗诵红色诗文《为了中国人民的饭碗》(来源:农学院)
队伍建设
学院借助学校每年一届的珠海、深圳国际青年学者论坛,重点走访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日常招聘,不断引进人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学院发展建设和学生培养提供强大智力支撑。目前,学院已到岗专兼职教师20人,另有5名学校已聘任、暂时滞留国外的专任教师将于近期到岗;行政教辅、实验技术人员8人。同时,学院聘请了多位重量级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助力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学院参加中山大学第八届、第九届青年学者论坛(来源:农学院)
科研进展
学院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重点在智慧农业、AI育种、绿色防控、食品健康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一年多来,辛国荣教授团队、胡建教授团队相继在农林科学领域知名期刊Plant Soil、Insect Science发表学术论文。学院积极有序地组织到岗的中青年教师申报国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已全部通过形式审查。
为了强化科研力量和支撑平台,在学校和相关学院的支持下,学院目前与生命科学学院共建共享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河南省平舆县共建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并与校内智能工程、环境、大气、测绘、电子通信、数学与计算机等学科,初步搭建了智慧农业创新平台。
交流合作
复办以来,学院不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涉农企业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培养青年教师,扩展办学空间,提升办学质量。截至目前,学院已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法国农科院、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达成了人才联合培养、科研联合攻关的意向,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深圳光明区利亚湾农业公司、从化艾米公司生态稻香小镇达成了共建科教创新基地的协议。
共建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现代农业创新中心签约仪式(来源:农学院)
农学院与南亚所党支部共建活动(来源:农学院)
目前,学院师生正在以杰出前辈校友为榜样,以建设大国三农为目标,继续发扬拓荒牛精神,不忘复办初心,砥砺开拓前行,立足深圳校区市这片创新沃土,全力打造未来农业“硅谷”!
2020年7月,学院教工参加艾米稻香小镇“丰收节”活动(来源:农学院)
中山大学农科办学史可追溯至1909年创建的广东农业讲习所,后扩建为广东农业专门学校。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立国立广东大学(现中山大学)时将其并入,设立农科学院。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农学院从中山大学调出。在43年办学期间,著名农学家邓植仪、沈鹏飞、丁颖等相继担任院长并长期任教,培养了以“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院士、“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等7名院士为代表的大批优秀人才,被誉为“中国早期农业高等教育家和科学家的摇篮”。
1952年以后,生物科学、植物保护、草学等农科专业在中大生命科学学院续办,薪火相传,为农学院复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8月29日,中山大学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攻克一批农业卡脖子技术为目标,整建制复办农学院。学院复办前期在广州校区过渡办学,2021年迁驻深圳校区。
文稿终审:农学院 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