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讲述榜样的故事】法学院黄心怡:彰显青春本色,不负使命担当

稿件来源:法学院 编辑:赵现廷 发布日期:2020-08-23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黄心怡) 黄心怡,女,汉族,中共党员,中山大学法学院2018级民商法学专业法学硕士,汕尾市城区青年突击队核心成员。现担任法学院2018级硕士第二党支部书记,所在支部被评选为中山大学2020年先进党支部。其曾获得中山大学2020年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山大学2020年优秀共青团员(防疫重点领域专项)、中山大学2019年优秀共产党员、中山大学2019年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疫情期间志愿服务时达431小时,获共青团汕尾市城区委员会的表扬,事迹被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刊登。

黄心怡在汕尾市城区红十字会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来源:法学院)

以爱为翼,全力抗疫

线上,她参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辟谣与防护线上志愿活动,坚守舆论阵地,致力于用事实击败讹传,向群众宣传真实可靠的防控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线下,她协助包装6000箱加急运往湖北的农产品,从清早到黑夜,争分夺秒,12个小时不松懈、不停歇。此外,她充分发挥自身法学专业优势,协助汕尾市城区红十字会拟定疫情防控期间捐赠款物管理暂行规定、指引等内部规章制度,以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高效完成了物资签领表、捐赠物资情况表、捐赠物资执行明细、捐赠物资公布等一系列工作,协助整理爱心款物合计达214万元人民币,其中各类口罩约31万个,其他防护物资约8万件。两个多月无缝衔接参与抗疫志愿活动而日夜奔波的她,深知疫情防控虽取得重大进展,但近期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值得警惕,疫情防控不松懈,志愿服务就不能停歇。

黄心怡获共青团汕尾市城区委员会表扬信(来源:法学院)

作为普通的大学生志愿者,她说“我能做的都是些小事,但在特殊时期,这些小事却饱含了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志愿者的勇敢和担当,传递着我们的感恩和善良。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即便是在疫情当中,我们需要保持距离,但我们的心却是前所未有地紧密相连。”

以身作则,传递能量

她积极号召支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自身参加防疫志愿活动的经历,以青年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为主线,为支部党员讲授“疫情防控作表率、践行初心担使命”主题党课。号召多名支部党员参与到青年抗疫志愿服务当中。经统计,所在党支部党员、积极分子共计22人为疫情防控捐款4245元。“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她在志愿服务道路上撒下的爱与真情,已遍地开花,芳香四溢。

黄心怡参与汕尾市城区爱国卫生月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来源:法学院)

以人为本,服务师生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她的带领下,支部形成以党支委为核心,党员干部为代表的疫情防控小组,每天了解班级同学的身体情况,暖心关怀之余提醒同学按时向学校系统提交日健康报告,及时传达院校通知,使得院校能及时了解每位同学的身体情况,做到科学有效防控。

面对来势汹涌的新冠肺炎疫情,黄心怡主动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勇担防控重担,践行青春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积极向上有理想、奋发有为勇担当的青春风貌。

文稿终审:法学院 李明章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