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8月23日电 8月21日,在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各部门通力协助下,国际翻译学院上下一心安全、顺利、高效地完成了搬迁工作,实现了“把好事办好”的目标。
国际翻译学院始建于2005年,是珠海校区首批整建制学院,与珠海校区共同成长,学院进驻海琴6号对于学院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国际翻译学院搬迁前合影(来源:国际翻译学院)
一、教学科研场地倍增,更有利于落实根本任务
搬迁之前学院主要分散在两栋间隔约1公里的办公楼里,总使用面积约1000平方米。在过去5年间,学院陆续引进人才60余人,已明显感觉到空间制约带来的发展压力。入驻海琴6号,学院的办学面积实现倍增,达到2997平方米。英语、西班牙语、朝鲜语、阿拉伯语、俄语5个系和MTI中心首次拥有了独立空间,科研面积从100平方米左右增加至640平方米,用于人才培养的场所面积从不到200平方米增至1300平方米(含公共面积),为学院引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优质的环境。
海琴6号西北面仰视图(来源:国际翻译学院)
二、坚持“三个面向”,开展“三大建设”
随着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过去相对隔绝的科研办学场地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各学科交流碰撞,在“海琴6号”楼里,师生一出房间可能就会遇上历史学系(珠海)、国际金融学院、旅游学院、中文系(珠海)、国际关系学院、哲学系(珠海)等单位的师生,在宽阔的走廊上交谈一段时间也许就能擦出思想的火花。
海琴6号大堂(来源:国际翻译学院)
三、有利于进一步厚植学院内部文化
搬入海琴6号后,国际翻译学院场地的功能分区更加明晰、合理,分为党政办公区、教师办公区、科研办公区以及多功能区。
在大楼宽阔的走道上设置有开放的学习场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讨论;所有研究中心均兼有会议室功能,研究中心成员与科研团队有更多场地进行研讨;办公空间也更加科学合理。
学院多功能厅(来源:国际翻译学院)
为了更好地做好搬迁工作,学院成立搬迁工作小组,由一位教授担任组长,各系、中心、所负责人参加,前后共召开了10余次专项会议,师生充分理解了此次搬迁工作对于学院、珠海校区、中山大学发展的重要意义。经过与相关职能部门充分沟通,30多次的现场踩点,编制搬迁工作白皮书,充分宣传动员,学院新场地的功能布局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在搬迁过程中我们克服了疫情影响,增进了彼此了解,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收获了又一段珍贵的集体回忆。
国际翻译学院在9月将迎来新一届本科生和研究生,全院师生必将以更加坚定的必胜信心,更加有力的前进步伐迈向“十四五”的新征程。
师生感言:
国际翻译学院正式入住海琴6号,办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也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期待能吸引更多优秀学者加盟,助力学科发展,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的拔尖外语人才。
——国际翻译学院院长 常晨光教授
国翻乔迁志喜
家国情怀稠,
国翻入新楼。
治学贯中西,
育人写春秋。
——搬迁工作小组组长 陈杰教授
2020年8月21日是国际翻译学院乔迁之喜的好日子,我们开心地搬入了中山大学新办公楼海琴6号。我们朝鲜语系有了新的办公室、东亚研究中心、韩语实验室以及每位老师都有了固定的工作和科研场所。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感谢院领导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罗俊校长亲临我们新搬入的东亚研究中心视察。我们不会辜负学校对我们的期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卓越的人才。
——朝鲜语系系主任 刘宇副教授
2017年夏,站在人才公寓28楼,眼见一片蟹塘被填平,一栋栋红墙绿瓦的海琴楼群拔地而起。2020年夏,海滨楼群建设完成,办公室搬迁至海琴六号楼。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辈作为中大青年教师,理应努力成为最优秀的人,方能对得起这一栋栋气势恢宏的大楼。
——俄语系系主任 郭丽君副教授
看着渐渐搬空的学院办公旧址,我脑海中不停涌现的是办公桌前老师和助理忙碌的身影,是会议室中导师与学生学术灵感的碰撞,是休闲区辅导员与同学倾心交谈、对学生干部的谆谆教导;而今,海琴6号为我们提供了更优的环境和更多的可能。祝愿国际翻译学院能够带着比以往更足的生机活力,踏上新征程、勇攀新高峰。
——研究生会副主席 陈绍贤
国际翻译学院搬迁新楼为学科的交流碰撞搭建了优质平台——开放的学术交流场地、配套的会议室、多功能的活动室,不仅为老师及教授们提供了分区合理的办公场所,也为翻院学子构建了资源集中的学习环境;让办事效率更高、学术交流更活!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副书记 黄莎
开启新篇章,展望新征程!学院新场地给同学们也规划了很多活动空间,方便同学们交流、学习和开展活动,感谢学院对我们的重视,我们也应增强主人翁意识,与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同向同行,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机遇。
——学生团委副书记 黄雪淳
我有幸参与了学院新场地的设计工作,怀着期待和激动的心情绘制一张张图纸,很自豪能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办公场地不仅面积倍增,而且功能分区规划更加合理,入驻海琴6号将是学院展开崭新篇章,刻画全新面貌,拥抱可期未来的良好开端。
——2019级英语专业 陈小芳
8月21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参观了学院新办公楼海琴6号并参与了学院的搬迁工作。海琴6号外墙以红砖砌成,气势宏大,具有鲜明的中大风格及特色,能使我们更加深刻的领会中大的历史和文化。大楼内部构造设计严谨,圈式回廊设计使各办公室来往互通更加方便。同时,宽敞的大堂和走廊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让同学们随时可以与老师们交流探讨。马上就要开学了,期待在新的学院楼中迎来新的学期。
——19级俄语专业 张海波
文稿终审:国际翻译学院 陈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