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叶张翔、许镇)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感染科党支部,这支17年前抗击“非典”烈士邓练贤所在的英雄团队,成为承担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救治工作和支援武汉前线的主力军之一。
疫情就是命令。在第一时间提出“关于做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的倡议,举行战“疫”誓师大会,重温入党誓词。党支部每一名党员和医护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勇于担当、不畏艰险,坚守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救治的一线,用实际行动和出色表现践行着医者使命、党员初心。
抗非精神薪火相传,他们挺进抗疫第一线
附属三院作为传染病学起家的医院,感染科是国内顶尖学科,2003年非典袭来,感染科党支部众志成城,时任党支部书记邓练贤英勇殉职,被追授为“革命烈士”及“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17年来,每逢清明、春节,党支部都要组织党员到邓练贤同志像前缅怀追思,将抗击非典精神薪火相传,将党支部锤炼成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
感染科支部向革命烈士邓练贤致敬(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疫情发生后,党支部向武汉、广州、梅州、东莞、潮汕等地派出一批批党员,执行国际撤侨任务,援助塞尔维亚,在抗疫大考中交出了优异答卷。
除夕夜,感染科的郑小燕、郑丽花、何素桦已加入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连夜驰援武汉汉口医院,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全力开展救治工作。
元宵夜,感染科党支部的微信群在发出指令后再次沸腾,“崇书记,我报名”“崇老师,我报名”……整齐的接龙瞬间刷屏。当晚,确定舒欣、李新华、吴元凯、朱翔、郑玉宝、王科、郑子梅、陈浩瑜、吴丽、许皓彤共10名医护人员奔赴前线支援,其中包括5名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
3月21日开始,林炳亮同志作为中国专家组成员赴塞尔维亚支援82天,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支委舒欣在完成援汉抗疫结束隔离后即刻赶赴喀什进行一年的援疆任务及抗疫工作。
在感染科党支部,关键时刻总是“共产党员先顶上”,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他们从不畏惧。防护服之下的他们,用专业的救治和温暖的力量,激励着身边的战友。
感染科党支部驰援武汉医疗队(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从疫情暴发开始,医院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感染科党支部书记崇雨田就一直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他协助统筹医院管理,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处处都有他的身影。
医疗队现场安排工作(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感染科党支部誓词(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感染科主任高志良、副主任林炳亮,在疫情初期第一时间召集科室全体成员做好提前部署,配合医院完成隔离病房设置,同时组织人员展开新冠病毒相关科研工作。
感染科支部委员彭亮、曹红任两院区隔离病房主任,李莉莉、陈苑莉、崔德珍分别为科室护士长和天河、萝岗隔离病区护士长,揭育胜驻扎粤东医院,入党积极分子刘静任发热门诊主任,李学俊、林潮双驰援东莞,驻点东莞市人民医院和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与指导救治工作。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战役中,扎根一线,不仅救治患者,还随时执行跟进各项任务,采取各种措施防控疫情。
天河院区第一例患者出院(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李新华、揭育胜等人在一线工作之余,聚力科研攻关,分别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推荐救治重型/危重型COVID-19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咽拭子转阴但粪便核酸检测仍阳性三例》。
还有众多坚守岗位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他们通过互联网平台,广泛宣传有关新冠病毒的防控知识,既减轻了普通民众的恐慌与焦虑,也分担了战友和同事的压力。
几十年如一日,擦亮中山医感染性疾病专科品牌
这17年来,无论是来势汹汹的SARS,汶川、玉树抗震救灾一线,还是高致病性的H7N9禽流感、甲型H1N1,附属三院感染科支部党员没有一次缺席,没有一次“半途掉链子”,支部党员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临床工作的一线,从事各类肝病、发热性、感染性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任劳任怨,以出色的表现无愧于医者使命、党员初心。
一次次的优异表现,离不开科室几代人几十年的辛勤耕耘。科室早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肝病中心,也是全国综合院校中规模最大的感染性疾病科室之一,在科室196名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无数在其他医院失去救治机会的患者转危为安。
不论是为基层贫困肝病患者义诊,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还是打造“珠峰”计划,为全国群众彻底实现乙肝治愈,国家需要之际,附属三院感染科党支部总是这样用扎扎实实的行动诠释维护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努力提供更优质的健康保障和医疗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健康广东、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文稿终审:附属第三医院 丘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