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聚焦升学深造】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两个课堂协同育人,以深造为牵引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稿件来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0-08-06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王琅)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立足学科主流方向和领域前沿、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以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为抓手,促进学科具备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术成果产出、一流社会服务的能力,目标是形成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科跻身国内一流、做到国际知名并具有影响力。学院具有“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主办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光学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两个课堂”有机融合,发挥全员育人效应,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优良学风,打造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升学深造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推动两个课堂融合,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促进思想学业双提升

学院积极推进“第二课堂”建设,通过顶层设计加强与“第一课堂”融合发展,着重围绕思想引领和学业提升打造协同育人体系。思想引领方面,学院利用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计划、青马学堂、三下乡、云梯计划等品牌项目,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规则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激励同学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业提升方面,学院“第二课堂”紧密依托“第一课堂”培养方案,结合不同学习阶段特点,给予精准学涯规划指导,循序渐进开展课外学术实践活动,提升科研兴趣,夯实学业基础,培养“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强应用”新工科创新人才。大一注重专业认知和兴趣培养,开展实验室参访、专家面对面活动,加深专业认同和科研报国志向;大二关注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开设前沿技术讲座,进入学科竞赛培训体系,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大三注重专业应用和创新,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锻炼学生科学素养和实操技能;大四注重科学研究深化,利用实验研讨会、项目开发、论文撰写等提升科研能力。学院还推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每年定期召开宣讲会,吸收优秀本科生与导师共同开展科研课题研究。

“两个课堂”有机融合、协同育人(图片来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二、通过学科竞赛激励,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塑造学生卓越气质

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学科竞赛对于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坚定投身科研学术信念,增强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都有积极作用。

梯度培训,覆盖广泛。学院组建“学生信息科技发展中心”提供各类科技讲座信息、技术俱乐部论坛、“云端”培训共享资料,还在开放实验室进行现场交流和疑难解答。近三年,共组织培训69场,培训学生近5500人次。以电子设计竞赛为例,在学院专业教练团队支持下,构建起从电子普及赛到校内选拔赛,再到省赛、国赛一整套完善培训机制。从基础技术培训到竞赛经验传递,从竞赛选拔到创业实践,学科竞赛已成为学生本科阶段重要的技术锻炼和成长平台。

朋辈引领,共同成长。学院除安排专任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外,还非常注重 “学生培训师”的培养和成长。近三年,学院共培养“学生培训师”五十余人,他们在竞赛教练指导下成为技术骨干后又服务同学,为零基础同学扫盲,为有基础同学升级技术,还在每年校内竞赛中为同学们分梯度设计题库,形成“手把手、传帮带”工作机制,发挥朋辈示范引领共同成长作用。

顶尖赛事,追求卓越。学科竞赛不仅是专业知识的较量,也是综合能力的全方位比拼,学院鼓励学有余力同学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2016年以来,获奖学生近500人次,其中国际级28项、国家级34项、省级48项。参赛同学在顶尖赛事中敢于挑战,勇于进取,不断从“优秀”走向“卓越”,用实际行动践行“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

学院学生在2019年第八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荣获一等奖(图片来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三、推动党团班一体化,强化责任担当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为贯彻落实学校“党团班一体化”工作思路,学院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性人才培养和自身发展的“双螺旋”模型,党团工作带动班级工作,共促学生成长。在班级群体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表率和奉献精神带动班级同学,营造优良学风,促进优秀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党团班工作三位一体融合开展,确保校园活动积极向上、行稳致远,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双螺旋模型:班级管理与党团工作相辅相成、共同提升(图片来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借助党团班一体化工作机制,学院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重走红色之路”“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等系列活动,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精神,增进爱国热情,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党团班组织较好发挥积极作用,协助学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同学们落实“居家期间自主学习互助计划”,确保学习不间断,还策划开展“共抗疫情”主题团日活动、“宅家抗疫计划”“坚定信念、共同战疫”作品征集等,激励战疫必胜信心,提升家国情怀。

抗疫期间的志愿服务和团日活动(图片来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四、依托学工团队优势,发挥三全育人效应,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践行“三全育人”培养理念,落实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方案,选优配强用好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明晰职责、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日常注重加强与学生导师和家长沟通交流,加强与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通过科研育人、实践育人、资助育人、文化育人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为提升学业发展,缓解同学们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诸多压力,学院依托辅导员“卓越计划”建立“学业发展工作室”,帮扶困难学生学业提升,帮助有需要同学探索人生和职业发展目标,树立健全人格。近两年,累计举办46场活动,服务学生2500余人次,其中包含10场关于考研保研、时间管理、生涯规划的主题讲座、33场涉及专业课程、学习方法的工作坊,以及多批次“Office Hour”谈心谈话,还在云端建立资料库,征集优秀学生学习心得,并不定期推送展示。在此过程中,学院党政管理辅导员、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都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学生升学深造,助力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各方积极努力,学院学生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学业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升学深造意向不断攀升。截至2020年6月,2020届本科生深造落实率已逾60%,比2019年有明显提升。

学院开展升学深造和学业辅导系列活动(图片来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新起点,新发展。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加强“两个课堂”深度融合,强化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和学业引领,充分调用各方资源,鼓励学生升学深造,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文稿终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莫华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