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林颖)“领百粤风骚开一园桃李,揽九天星斗写千古文章”是中国语言文学系(下称中文系)历史的凝聚和品格的写照。中文系立足传统并结合专业与特色,及时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形成了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育人格局。通过有针对性、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多项举措,中文学子专业知识扎实、心怀学术理想,综合素质全面,本科生升学深造率提高迅速,2019届学生最终深造率达65.42%,较2018年提升了14%。
一、汇聚多方力量,开展全员育人
(一)选优配强,专兼结合
努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系党委统一领导,广泛吸纳各类别人员,组建专兼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中文系学生工作队伍现有3名党政专职辅导员、2名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9名班主任、73名导师、4名党政管理人员兼职辅导员、7名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他们围绕“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学术引领”,发挥优势,共同培养学生。
(二)凝聚力量,健全机制
健全“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凝聚退休教师、校友和社会的力量,举办“致敬荣休讲堂”系列讲座,充分发挥离退休教师的学术影响力,薪火相继;出版“荣休文库”“典藏文库”“学人文库”,引导学生心向学术;邀请陈平原、陈小奇、许鸿基等优秀校友开设讲座;设立“吴陈饶讲座基金”,邀请北京大学叶朗等海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黄修己教授在“致敬荣休讲堂”开讲(图片来源:中文系)
二、深植专业根基,实施全过程育人
(一)固本强基,厚积薄发
坚持实施“强化写作训练”特色计划。从上世纪80年代实施至今,成效卓著,屡获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2019年起,中文系全面推进中文“大本科”教育模式改革,通过“减量增质”改革基础写作和学术训练制度,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传统。“减量”即把作文数量减为50篇、二年级书评减为4篇。“增质”重在增加文字表达的学术与文化内涵。一是加强学生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的训练,《中文系本科生推荐阅读书目》包括100种文学经典和50种理论经典;二是提高对作文的要求,25篇作文要与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相对应,包括3篇古文、2篇旧体诗词,4篇书评须针对指定理论经典进行撰写。
中文系“强化写作训练”计划成果(图片来源:中文系)
(二)全程指导,导师护航
充分发挥全程导师制的育人作用。中文系全程导师制始于1986年,入学伊始就为学生分配导师,贯穿大学生涯全过程进行指导。首先,督促、指导学生写作。导师面向学生开展一对一的辅导,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不断加深学生对读书和写作的认识。其次,“授业”“解惑”并“传道”。导师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学生,在感情上贴近学生,使学生有问题都愿意找导师谈。导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培养了浓厚的学术兴趣,确立了积极进取的人生航向。
三、开展多项举措,促进全方位育人
(一)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科研能力
培养科研素养,提高科研能力。中文系发挥学科和学术重镇优势,长年邀请一流专家学者进行讲学研讨,学术交流频繁,研学氛围浓厚。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拓宽学术视野。仅2019年,中文系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18场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沙龙活动58期,其中有“名师讲坛”14期、“文学讲坛”5期、学术前沿讲座18期、校友论坛1期、文艺学沙龙1期、致敬荣休讲堂3期、语言学沙龙1期、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系列讲座15期。同时,开展“郁文读书会”,研读经典,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教研室和实验室的科研活动,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比例达55.81%。
“名师讲坛”活动现场(图片来源:中文系)
(二)突出专业特色,一二课堂融合发展
开展专业特色鲜明的第二课堂品牌活动。广东省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吸引广东省高校近千人参加,社会影响力广泛。“中华传统文化节”获广东省高校“百个优秀德育案例”评选一等奖、“广东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等重要奖项。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获2014年全国“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示范项目。同时,加强学生学术社团建设,培育了岭南诗词研习社、红楼梦学社、铜雀汉服文化协会等学术性社团,社团活动突出专业学术导向。
第二届广东省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图片来源:中文系)
(三)完善指导体系,促进升学深造成效
打造一体化的升学深造指导体系。从院系、年级、学生三个层面着手,以系、导师、学生小组为依托,全面支持学生学业发展。首先,强化引导。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科研启蒙,激发升学深造意愿;对大三学生进行专门宣传动员,及时宣讲升学深造相关形势和政策,提供资讯信息。其次,建立导师库。导师库成员包括专业教师、本系历年成功升学的学生、校外师生,分为保研、考研、境外升学三类,并按专业进行分组。第三,完善经验交流活动。分类别、分主题、分步骤开展经验分享交流会,由班主任或辅导员主持,邀请导师库成员做演讲、解答疑惑。2020年春季学期已成功举办考研复试、保研、考研和出境升学准备等分享交流会5场。第四,开展学习互助。根据学生升学深造的专业兴趣、报考学校等情况,组建学习互助群,同学们互相督促、资料共享,并安排专业教师和学长进行指导。
中文系还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中大中文人。
文稿终审:中国语言文学系 彭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