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7月14日电(通讯员施国琳)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中勉励广大党员:“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0年7月上旬,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带头开展学习,学院各教研部党支部、各学生党支部、中山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以下简称“学习会”)学生骨干等召开会议,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教师在本职岗位上让理想信念薪火相传,学生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将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不会辜负时代的重任和期望。坚守信仰、坚持追求,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如是说……
真理不怕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导航仪!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指明了新时代继续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基本路径和最终目标,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视野和品格,也彰显了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追求。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做到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另一方面要在教学工作中给青年学生认真讲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脉络中“活起来”,引领更多的大学生走向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信仰,使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师生一道,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党支部党员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工作者,我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立意深远,意蕴悠长。总书记的回信不仅在实践上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而且在理论上指明了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对《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学习要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打开了新的路径。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作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学思践行、知行合一,扎根祖国的广袤大地,去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彰显愈加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点亮理想信念的精神火把,不断提高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党员
总书记在信中说,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读到这里,我想到马克思17岁时便立下了为全人类求解放的伟大理想,而且毕生都在为实现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颠沛流离、贫病交加的生活,从未让马克思退缩或放弃,面对艰难的人生境地,他依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正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这一代青年生逢其时,也肩负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这一代青年矢志拼搏奋斗。我们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抓住新时代的机遇,直面新时代的挑战,勇担时代赋予我们青年的使命。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中大学子,我们要谨记中大“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增强学习的紧迫感,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勤奋学习,不断开拓思维视野、提高认识水平,努力增长才干和本领,使自己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中,为国家和人民多作贡献。
——学习会学生代表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2020 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赋予了这个毕业季不一样的味道。对于我来说,疫情防控期和博士毕业季的双重叠加,这段特殊的经历令人终身难忘! 面对未知的疫情,最初也是充满担忧和恐惧。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步步落实以及对疫情的不断了解,我也逐渐学会运用理性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和思考。抗击疫情的过程既磨练了意志,也收获了成长。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只争朝夕,接续奋斗,为祖国担当,为梦想拼搏,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在乘风破浪中为祖国书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高年级党支部代表、毕业生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