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丁玲华)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启之年,发展规划办公室将继续以罗俊校长提出的“两点一线”规划编制方法为指导,做好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绘好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在刚刚结束的学校春季工作会议上,罗俊校长作了题为《完善大学治理体系 共商内涵发展规划——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行稳致远》的主题报告,从战略规划的角度全面总结学校“十三五”发展情况,明确学校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路径。报告阐释了“十四五”规划的主要遵循,进一步深化了罗俊校长在2015年春季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两点一线”规划编制方法,为学校“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第一个点“从哪来”,是学校的基础和背景。“十三五”期间,学校办学经费、科研经费、教师队伍、办学空间等关键可比办学指标全面倍增,人才培养体系全面重塑、学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显著增强、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突出、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焕然一新,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与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与一流大学建设高质量内涵发展的目标相比,学校目前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差距。
第二个点“到哪去”,涉及学校的定位和方向。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扎根中国大地,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步伐,努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奋斗目标,部署了到本世纪中叶“三步走”实现目标的战略安排。为了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学校“十四五”规划以“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客观可比办学指标进入全球前100位”为发展目标,紧紧围绕这个大目标,结合发展实际,定位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发展目标和任务,确保目标可操作、可实现、可考核。
两点间的连线是“怎么去”,即合理的路径。规划要有主题和主线。主题是确定长远做什么,主线是确定眼前要怎么做。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十四五”规划的主题,规划的目标、任务、路径设计,都要落实好“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也是发展的主线。关键的抓手是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快人才引育,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更高质量的学科发展体系、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体系、更高竞争力的学术研究体系、更高效率的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备的大学文化体系,继续提升体现学校综合实力的可比办学指标,推动学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发展规划办公室将贯彻落实好校长报告精神,切实做好学校“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推动中山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