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附属第六医院与附属第三医院联合举办“战疫英雄说”守真讲堂

稿件来源:附属第六医院、附属第三医院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0-06-18 阅读量:

新闻网讯(通讯员简文杨、李饶尧、叶张翔)6月16日,我校附属第六医院与附属第三医院联合开展了以“学援鄂英雄事迹,展中大人使命担当”为主题的守真讲堂之“战疫英雄说”活动。来自战疫一线的共计6位医护工作者在现场讲述武汉“疫”线的感人故事。

6月16日,附属第三医院和附属第六医院6位抗疫代表应邀出席“战疫英雄说”守真讲堂(图片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附属第三医院医疗队90后青年代表、内科ICU护士朱海秀讲述了她在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她说,之所以脱口而出“不想哭,护目镜花了,就没办法干活了”是不想因为自己的缘故拖延了工作进度,作为医疗队里年纪最小、资历最浅的,她从不希望自己是让大家照顾的那一个。“在武汉的59天,我感觉自己正经历着一场蜕变。那些在疫情中乐观而坚韧的生命,那些因为疾病折磨而焦躁或敏感的灵魂,我感觉自己现在更能做到理解和共情,也更加懂得怎样去做一名好护士。武汉人民和医护人员对我们的信任与感谢也始终温暖着我们。”抗疫经历历历在目,海秀通过回忆向大家展现了一名医护人员的青年担当与家国情怀。

附属第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刘贺芳分享了自己在抗疫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说,“在工作中发现许多病人容易恐惧、焦虑,因此用言语和行动给予他们安慰是他每天工作的一部分。”从一句“阿姨您是这附近本地人吗?”开始,到武汉饮食再到景点等,他觉得这样可以拉近关系,缓解病人的压力。他每天都要保证每个病人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喂饭、喂营养粉,有足够的营养支持,才能战胜病毒。刘贺芳坦言,“援鄂是我做过最正确的事情之一,这段经历也将不断激励我今后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走下去。”

附属第三医院医疗队青年“战疫”突击队队长、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段孟岐讲述了自己的抗疫故事,接管汉口医院呼六病区的最初几天,因客观条件有限,医疗队面临十分艰难复杂的现实情况,“我们连夜改造隔离病区、增加缓冲区、制作约束带、设计调整治疗车,创造条件完成工作,在混乱中重建秩序。”段孟岐还分享了医疗队“吉祥八宝战队”的由来:“吉祥如意、荣华富贵、招财进宝、平安喜乐,我们用中国人的吉祥话给自己取名,是希望我们一出现在病房里,患者就能快速记住大家,也希望我们的名字可以给武汉人民带来好运气。”

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护士长刘爱红所在的医疗队接管武汉汉口医院,这是危重症患者集中的医院。她自告奋勇第一批去医院实地了解情况,参与快速制定相关制度和实施有效措施,及时改进前线护理工作。3月2日,经党组织批准,刘爱红在前线光荣入党。这位“新”党员是这样说的,“为什么出征,是深入骨子里的医护人员的担当和使命,也是自己的家国情怀。下了飞机就是战场了,武汉这座繁华的城市仿佛按下了暂停键,我不断思索怎样增加自己团队的合力,怎样打好这场战役,工作如何开展,如何分组。我们去了,我们就要用于面对困难。”

附属第三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周宇麒分享了自己的援鄂经历和记忆深刻的动人故事。抗疫期间,他带领队员们迎难而上,理顺救治流程、商讨解决对策、积极寻求后方援助、改善救治条件,竭尽所能挽救危重患者生命,使病区病亡率出现逆转。“在病房里看到过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看到过痊愈出院的患者得知亲人逝去后依然选择坚强面对的武汉人,这许许多多的瞬间都让我们或感动或感慨。还有兄弟医院的援助,正是因为你们来了,我们才感觉自己并不是孤军作战,才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广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姚麟分享了和17位医务人员在武汉日夜奋战的抗疫故事。作为大家的‘领头雁’、不知疲倦的‘永动机’,姚麟在汉口医院开展各项工作时,直接将自己的办公室搬进医院,完善了医疗、护理、院感、后勤体系建设,并指导团队通过改善供氧提高了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他还分享了自己最近参加献血活动的心得体会,号召大家在日常生活做好应急准备,“当时最大的冲击是医疗资源和血液资源不足,所以我们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准备。”

附属第六医院党委书记李汉荣为各位抗疫英雄赠送附属第六医院院长文卫平的原创诗《想哭,可是我不能》纪念框。这是疫情期间,文卫平院长看到朱海秀护士“护目镜里不想哭”的采访视频,感动之下一气呵成所书的一首诗歌,献给所有奔赴湖北支援的白衣战士。

6月16日,附属第六医院党委书记李汉荣为出席“战疫英雄说”守真讲堂的抗疫代表赠送纪念框(图片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附属第三医院和附属第六医院战疫英雄通过交流分享的形式讲述广东省医疗队驰援汉口医院的战疫故事,弘扬了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甘于奉献的精神,突出中大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彰显忠诚、执着、朴实的英雄品格,也将提振起医务工作者敢担当、善作为的干事创业精气神,汇聚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为推动医疗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