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积极响应党中央对广大党员的号召,学校党委全体常委等党员领导同志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支部号召党员自愿捐款,捐款活动中,一个个暖人的故事传递温情、感动人心。
自觉自愿量力而行 尽自己绵薄之力
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中山眼科中心离退休三支部党员李胜章时刻关注着有关疫情的新闻报道,当看到中央领导同志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的新闻后,他主动联系支部书记了解眼科中心党员自愿捐款安排,想为疫情防控做一点贡献。29日,中山眼科中心按照学校党委部署组织党员自愿捐款时,李胜章立刻捐出一万元。因捐款数额较大,支部书记将情况汇报给了中心党委。夏丹书记表示,尊重党员意愿,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李胜章回复道,党中央率先垂范,他为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国家的伟大富强、人民的团结奋斗而自豪,作为一名党员,他能做到不影响生活,请照收,尽自己一份力。
86岁的黎学玲是法学院退休党支部的一名老党员,有着65年的党龄。看到捐款号召,他积极捐款三千元。他说:“我是党培养的老共产党员,年纪大了,也不能上前线,就想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做一点贡献。”
产业集团南校园离退休第三支部谢沛礼和李淑静两名老党员,因长期患病,生活上并不富裕,但得知党中央号召党员自愿捐款抗击新冠肺炎的消息,主动要捐出一千元。支部考虑到他们的经济条件,最终只接受了200元捐款。
区区心意 只为弥补愧意和遗憾
中国语言文学系离退休党支部党员金钦俊,在捐款号召之前,已经委托系党委通过校友总会发起的捐款渠道捐款一万元,此次系党委组织党员自愿捐款时,他再次捐款。当想联系他采访时,他表示,一点心意不值得宣扬,“对比千千万万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我在感奋之余感到做得太少,如果有需要,我还可以再奉献。”
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供应科护士何秀梅同志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护理工作,深知此次抗“疫”工作的艰苦,但因身体原因还要住院治疗,无法参加此次抗“疫”工作,她向支部积极捐款。支部考虑她自身经济负担重,建议她可不捐款,她却说:“此次不能参加抗‘疫’,心里很遗憾,请党支部务必收下捐款,让我为此次抗‘疫’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提早捐款被婉拒 他“对症下药”捐物资
杨恒是附属第八医院的退休党员,现任退休第二党支部书记。作为支部书记,他积极带头,早早便自愿捐款五千元,因还未收到任何组织自愿捐款活动的通知,医院党委婉拒了。自愿捐款开始后,他了解到医院物资紧缺,自己联系购买了价值五千元的防控物资,捐赠给了医院。
不会微信捐款 委托家人转账或捐现金
年近90岁的离休党员王坤儒,去年年底刚做了心脏起搏器手术,行动不便,得知自愿捐款号召后,立刻给支部负责同志表达捐款心意,并委托儿子微信转账两千元捐款。还有一些跟王坤儒一样年事已高的老党员,或委托子女微信转账,或请家人将捐款直接送到办公室。
多次询问捐款事宜 女儿替父完成遗愿
附属第一医院88岁的退休医师黄惠文同志身在病榻,仍然一直关心着抗“疫”进展,多次询问捐款事宜。2月24日,黄惠文病逝。他的女儿29日得知医院党委组织自愿捐款时,立马联系父亲生前所在的党支部,主动替父捐款,完成父亲生前遗愿。
据悉,我校不少党员通过多种途径多次捐款,还有党员通过捐赠漫画作品、防护物资等方式表达一份心意、贡献一份力量。此次号召党员自愿捐款,还有不少师生群众纷纷捐款……疫情牵动着每一位中大人的心。一场自愿捐款活动,无论捐助多少,都是一份份善心与爱心,都是一份份希望与期望,汇聚成了一股股暖流,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