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制定第一份疫情防控预案;
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大胆提出参照“小汤山”模式,建设留观病区;
1月25日,留观病区正式破土动工……
仅仅13天后,首批拥有30张病床的留观病区交付使用,再次彰显“深圳速度、七院效率”。2月26日,另外70张病床的留观病区也投入使用。
至此,拥有发热门诊、检验室、放射室、医护工作站、生活区、留观病房的附属第七医院版“小汤山”,从无到有诞生了!
与疫情比赛的跑道上,医院秉持科学防疫、有备无患的策略,防患于未然,努力使深圳人民安心。
在返城复工给深圳带来的防疫压力面前,一系列极具前瞻性的科学操作,体现了医院在这场人民战争中的担当与责任,给深圳战“疫”吃下一颗“定心丸”。
科学防控,以前瞻性眼光部署疫情“阻击战”
附属第七医院是深圳市“重点发热门诊”医院,承担着光明区及周边市民的发热门诊和疑似病例留观重任。但是,作为一家综合性医院,医院没有设置独立的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和空间设计也不符合传染病防控要求。一旦医院收治了新冠肺炎患者,普通门急诊患者和医院整个医护团队交叉感染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
早在1月15日,武汉疫情出现爆发迹象,院长何裕隆第一时间组织专家着手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医院80%以上的医疗骨干来自我校医科系统,很多人都有抗击“非典”的经历。专家们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判断疫情防控形势有可能升级,必须设置独立的发热门诊做好防控准备。1月23日,医院利用“移动医院”帐篷、设备搭建的发热门诊投入使用。截至2月25日,发热门诊共接诊发热病人1200多人,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非常积极、有效的贡献。
用“移动医院”帐篷搭建的临时发热门诊
精准施策,携手打造抗疫最强“防线”
深圳市光明区拥有100多万外来人口,却只有附属第七医院和国科大深圳医院设置了发热门诊和不到50张病床的留观病房,一旦疫情升级,光明区疫情防控工作将面临严峻挑战。
有没有可能提前应对?有。
1月23日,武汉市全面封城,广东省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何裕隆院长认识到,用“移动医院”帐篷搭建的发热门诊是远远不能满足疫情防控需求的,他大胆地提出——参照北京“小汤山”模式,在医院二期项目用地上建设留观病区,必要时还可升级收治病人。彼时,正值大年廿九,大部分施工队伍已返乡过年,施工材料也很紧缺。在这个时候施工,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不少人对当时是否有必要建设留观病房心存疑虑。但是,武汉的疫情在不断升级,深圳的确诊病例也在不断增加。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全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立足可能发生情况尤其是严峻复杂情况,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光明区委区政府领导在与何裕隆院长进行了长时间通话讨论、并充分征求专家意见后,召开了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会议,决定按照抢险救灾工程标准规划建设临时留观病房。
有备无患,哪怕建一座最后没有用上的“医院”,也值!
深圳首个临时留观病区建成
决策落地,建设迅速启动。1月24日(除夕),施工队进驻开始平整土地,1月27日(初三)完成施工图设计和土地硬化,整个春节假期里,工地上机器声不断,工人们紧张施工,建设的拼劲干劲日夜不熄。2月7日,首批留观病房正式投入使用,前后用时不到两周时间。
医院和光明区协调一致、通力合作,在疫情面前,团结成“一支队伍”。为实现高标准建设,光明区集中设计、建设、医疗等领域的人才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由中机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机城建)承建,由参与过抗击“非典”的医疗专家任顾问。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率,光明区建立督导协调机制,区领导每日到工地督导建设进度,协调卫生健康、建筑、交通等部门解决现场问题。
武汉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后,各地纷纷开始筹划建设“小汤山医院”,很多地区都面临着建筑材料尤其是板房不足的问题。面对“返深潮”压力,有了100张病床的临时留观病区,光明区抗击疫情又多了一份信心。临时留观病区按照传染病防控要求,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设置了医护人员的生活区与医疗办公区、发热门诊、检查区、病区。病房设有双通道供病人和医护人员分别使用,共有96个普通留观病房和4个重症抢救室。每个病房都配置了病床、洗手盆、抽水马桶、空调、设备带等,都是单人单间,有效解决了发热病人的留观问题,必要时还可升级为新冠肺炎收治病区。
“有备无患,就是信心,就有底气。”何裕隆说。
坚定信心,共同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
深圳首个临时留观病区即将投入使用,受到了各级媒体的关注,中新网、广东电视台、深圳卫视、深圳发布、深圳特区报等纷纷报道,被冠以深圳版的“小汤山”,给深圳市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2月8日,深圳市委书记、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组长(总指挥)王伟中,市长、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常务副组长(常务副总指挥)陈如桂到医院调研了解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和总体战。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也先后调研医院疫情防控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肯定。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听取附属第七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了关键期、攻坚期,要一面从严防控疫情,一面精准复工复产。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及深圳市卫健委等有关部门积极协调资源,在病区设备、防护物资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临时留观病区的顺利运营。医院组织了三批120多人的医疗队伍,首批48人已完成2周的在岗服务任务,第二批也已交接上岗。
在做好发热门诊和留观病区等工作的同时,医院还派出精干力量支援深圳本地抗“疫”一线,选派了丘文波、许业钦、钟小春、冯强4位重症医学骨干护师以及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员段德玉、中医专家秦鉴教授支援深圳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2月14日,医院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组建了一支25人的援鄂医疗队。为保障光明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医院组建了100人的医疗队伍,为光明区前100强企业进行疫情防控科普培训和规范指导。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附属第七医院全体人员不负使命,践行医者治病救人的信念,展现出了我校医科的专业严谨精神和家国情怀,用高度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前瞻性眼光,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战“疫”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