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逸仙人的家国情怀

——孙逸仙纪念医院援疆援藏事迹报告会举行

稿件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宣传部 作者:林伟吟 | 摄影:黎智铟、肖遥 编辑:刘天罡 发布日期:2020-01-20 阅读量:

1月17日,孙逸仙纪念医院举办了“逸仙人的家国情怀——孙逸仙纪念医院援疆援藏事迹报告会”,共有10名援疆援藏专家讲述了自己帮扶过程中的动人故事。他们跨越千山万水,诠释仁医大爱,不远千里奔赴新疆、西藏,以务实进取的“广东精神”战胜恶劣环境,以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践行医者初心,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校党委书记陈春声出席报告会并讲话,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王景峰主持报告会。

孙逸仙纪念医院援疆援藏事迹报告会举行

报告会上,10名援疆援藏干部进行主题汇报,分别从不同角度向大家展现了奋斗在援疆援藏一线的感人故事。他们从0海拔到5000米仲巴高原,帮助西藏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顺利通过二级乙等医院评审,提前两年升为仲巴县人民医院。从此,仲巴县告别了没有“医院”的历史。他们创新临床诊治模式,在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展多项新项目,把逸仙优秀教学传统带到林芝,把研精钩深、索理求真的逸仙科研精神输入林芝,助力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创三甲”挂牌。他们穿越大半个中国,将医疗资源从南粤大地辐射到新疆大地,对口帮扶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等医院,通过建立长期帮扶关系,发展新技术,填补当地多项技术空白。 陈春声书记表示,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孙逸仙纪念医院对口医疗帮扶工作是我校聚力投入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校积极发挥优势、协调资源、汇聚合力,派出各类专家,输出技术、培养人才,在新疆、西藏、云南、粤东西北等地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工作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切切实实让当地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了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感情,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认同。希望广大党员干部、专家教授再接再厉,一棒接一棒,用实际行动践行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王景峰在主持报告会时谈到,十八大以来,孙逸仙纪念医院积极响应党中央推进扶贫开发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号召,勇担社会责任,融入对口医疗支援大潮,特别是从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的政治高度,落实“按需帮扶、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帮扶无期限”的帮扶理念,围绕“技术、人才、管理”三位一体,全力以赴推进精准、智力、科学、全员医疗支援工作。医院派出医疗专家为新疆和西藏同胞、岭南内外的百姓及大洋彼岸的民众带去了健康福音,培养了当地一大批医疗技术人才,留下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了一个个长期支援的平台、一条条民族团结的民心桥,用实际行动传承了“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中大医科精神,诠释了逸仙人和中大人的家国情怀。

10名援疆援藏专家接受献花

1月22日,孙逸仙纪念医院还将举行第二场报告会,届时将由另外10名援疆援藏援外专家汇报自己的帮扶工作。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帮扶专家们用一个个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故事,述说了中大人的家国情怀,展现了广东医生的医者风采,助力建设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处长廖俐珍,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古小红,党委办公室主任范元办,校长办公室主任杨建林,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漆小萍,学校主题教育巡回指导四组组长、校园发展与管理委员会主任冯双,校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国珈,医院管理处副处长洪华,学校扶贫工作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孙逸仙纪念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各科主任和职工代表等参加了报告会;孙逸仙纪念医院的职工还通过网络直播收看了报告会。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