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们的2019(二十)

稿件来源:农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六医院 作者:农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六医院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20-01-10 阅读量:

编者按:2019年,中山大学进一步聚焦内涵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为集中展示学校各单位一年来的工作概况和突出成绩,12月中旬,学校党委宣传部策划了“我们的2019”征稿活动,得到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在岁末年初之际,我们将陆续刊发来稿,希冀增进各单位之间的了解,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让我们戮力同心,开拓进取,努力用新作为成就新发展,共同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农学院

学院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结合农情院情,统一思想认识,振奋创业精神,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

“像培育良种那样精心培育新生”。2019年,学院迎来了复办首届招收的54名本科生、6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修订完善了本科生物科学(农学)的培养方案,并申报了新专业,论证落实了深圳校区新办学点的实验教学设备。开设9期“光明农业讲坛”,邀请杰青、首席科学家等做新农科前沿领域讲座;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法国农科院、日本东京大学、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达成了合作意向,并拟于2020年11月与法国农科院合办中法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带领同学们拓展专业视野,巩固专业思想。开设12期“光明青禾思政讲坛”,开展党建思政、校史院史讲座。组织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集体观看红色校史音乐剧《笃行》,创作反映校史院史的红色诗文“为了中国人民的饭碗”,并获广州东校园预赛一等奖、全校决赛三等奖。形式多样的思政活动,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社会担当意识。学生会面向东校园开展“节约粮食,从你我做起”调研活动,得到13个学院537名师生支持,并将调研报告转报学校总务处作为工作参考。19名同学提交入党申请书,占比31%;3名本科生提交入团申请书。

把人才队伍和教研基地建设列为重中之重。学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共组织四批人才选聘,引进7人,近期将陆续到岗。

与我校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广东省实验室协商,达成了共享共建的合作。积极配合职能部门,推进深圳校区2600亩农用地的流转工作,与深圳华侨城农业公司达成了合作共建“光明小镇·欢乐田园”的初步意向。在科研院的协调下,完成了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的现代农业创新中心的建设规划。

附属第三医院

2019年,附属第三医院步履坚定,谋划新发展: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重点专科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医院转型发展。复旦医院排行榜综合排名跃升21位,位列全国第38;建立广东省移植医学工程实验室,成立医学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免疫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肝病、脑病、免疫三大学科群聚力“登峰”,为高水平医院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再创新高,5个项目通过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评审;建设高水平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疑难病会诊例数、专病门诊就诊人次均同比大幅增长,多学科诊疗病种范围扩大,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持续提升;深化“三位一体”人才孵育工程,柔性引才、积极育才落到实处;探索临床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模式,开展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完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工作,教育教学平台建设不断优化。

联合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成立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医院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断汲取力量,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引领医院各项重点工作。积极践行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多院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多名医疗专家活跃在基层医疗的最实处,帮扶足迹遍布贫困山区、祖国边陲、大西洋彼岸。举办七一建党节、中国医师节、国际护士节、教师节表彰大会,向平凡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医务人员致敬;深挖典型,榜样的力量激励全院职工迎难而上,以实际行动诠释维护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

歌唱《我和我的祖国》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附属三院将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瞄准中山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稳步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锐意进取,争创一流,迈出新时代长征路上铿锵有力的步伐!

附属第六医院

2019年,附属第六医院顺利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将主题教育与谋划医院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聚焦聚力破解问题,从严从实整改落实,纵深推进主题教育。以多种形式听取师生、病人意见建议,实现就医智慧化、流程科学化、医患“双减负”。以学科方向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科室,顺利完成机构设置调整,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促进形成管理合力,提高管理效能。全面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十二载时光洗练,附属六院登榜“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华南地区最佳医院20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取得新突破,比去年增长56%;成为全省唯一获批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团队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殊荣;发表数篇高影响因子论文,两项学术成果获新版直肠癌NCCN指南引用,成功举办第六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会上发布第二届中国“十佳消化道临床研究”结果,显著提升了医院的国际影响力。

专科特色上实现数个“首创”,正式成立全国首个结直肠癌无切口病房,正式成立肿瘤I期临床研究病房及腹膜癌病房;成立中国NOSES联盟广东分会,附属六院为分会理事长单位;生殖中心顺利通过省卫健委校验评审;消化内科在华南地区首创成立炎症性肠病生育门诊;“国家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数字影像示范中心”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正式成立全国首个结直肠癌无切口病房

“中国好医生”王磊同志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其所在团队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医院以创新的事迹报告剧表达对王磊同志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在西藏林芝、新疆喀什、云南凤庆等地开展“造血式”帮扶支援;志愿服务成为亮丽品牌,开展多项广受好评的健康公益服务项目。

与天河区政府共建天河柯木塱院区(概念图)

2020年,新的发展机遇期,附属六院将借助与天河区政府共建天河柯木塱院区的大好时机,对标广东省提出的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依托中山大学优质资源,采用大数据、智能医学新兴科技形态,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助力广州建设大湾区医疗健康中心。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