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们的2019(十四)

稿件来源:附属第五医院、法学院、哲学系(珠海)) 作者:附属第五医院、法学院、哲学系(珠海))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20-01-07 阅读量:

编者按:2019年,中山大学进一步聚焦内涵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为集中展示学校各单位一年来的工作概况和突出成绩,12月中旬,学校党委宣传部策划了“我们的2019”征稿活动,得到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在岁末年初之际,我们将陆续刊发来稿,希冀增进各单位之间的了解,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让我们戮力同心,开拓进取,努力用新作为成就新发展,共同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附属第五医院

2019年,附属第五医院按照学校春、秋季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健康中国和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扎实推进“三大建设”,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育、医学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攀升。

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和辐射力,港澳居民就诊人次同比增长85.47%;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感染病科和医学影像科入选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肝肾肺器官移植资质自1月获批后成功完成35例;打造医学人才高地,引进高层次人才33人,同比增长230%;建设“研究型”医院,分子影像大科研平台建设稳步推进,2019年国自然基金获批数领跑珠中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科、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全面开花,在国家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业务水平测试中成绩全国领先,全省第三,积极编写全科系列教材;持续增强教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升级改造职工小区,成立小区职工之家,多渠道解决引进人才、新入职员工和学生住房问题;外科大楼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升级改造(新增)医疗用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教学用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科研用地面积约5460平方米。

附属第五医院外科大楼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2020年,医院将继续坚持“三个面向”,聚力“三大建设”,瞄准前沿,壮大优势学科群;以临床为导向,提高科研成果临床转化率;加强多学科协作,提升临床救治能力;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培育一批临床科学家;大力发展海洋医学,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法学院

2019年是中山大学法学学科复办40周年暨创建114周年。学院强化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织密党建网络,支部逐渐成为学院发展的稳定器、促进和谐的融合剂和推动发展的动力源,2019年全体师生凝心聚力,共创一流。

学科排名提升,首次进入英国QS世界200强,是中国大陆上榜的11家法学院校之一;进入全国首批“一流法学本科专业”榜单。

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2019年获3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5项成果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成果获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连续两年入选“读懂中国”活动优秀作品。学生“12.4”普法系列活动获广东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活动优秀项目,是全省高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普法项目。

坚持“三个面向”和“三大建设”,成立“法治社会建设中山大学研究院”、“中山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组建“海洋法创新团队”(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的4个人文团队之一)。创刊3年的《地方立法研究》进入中国知网发布的“2019年法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前40”榜单。

成功举办法科复办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获校友捐款超过2000万元,新设立基金7项,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山大学法学学科复办40周年暨创建114周年庆祝大会嘉宾合影

2020年,法学院将以建设一流法学学科为目标,以培养卓越法治人才为方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优势,不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动学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哲学系(珠海)

2019年是哲学系(珠海)聚焦立德树人、培养具有高水平哲学素养的人才关键之年。

五月召开教学工作会议,讨论设立7个教研组,发挥教学组织和管理协调功能,以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为目的,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组建学生学习发展中心,构建学生自主自助学习平台,持续发挥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作用,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哲学人才。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最佳党日活动及红色基因项目,构建德育体系,拓展第二课堂,完善学生第二课堂培养体系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积极营造良好学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超过80%进入深造。

在系直属支部的领导下,成功召开教职工工会会员大会,并顺利换届;搭建教职工参与系务平台,积极推动教职工参与系务机制;系负责的内蒙古自治区招生工作得到招办肯定,为8年来最优。

2020年,哲学系(珠海)迎来创系五周年之际,将继续不忘初心,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学研究和做好学生培养工作。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