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中心硕士研究生 王域、章霞、王淑全、邹园涛
近年来,在国家“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的指导下,肿瘤防治中心立足“三大建设”,坚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建成世界一流癌症中心”为目标,以“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任务,努力建设国家级医学科研平台,打造世界一流研究团队,促使大成果产生,为世界肿瘤防治做出中国贡献。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发展高水平大项目
大力推进高水平科研大项目,是“三大建设”的核心内涵。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心通过多维度切实有效的改革,从科研奖励、研究生指标分配、临床研究绩效引导等入手,引导资源合理流动,为培育大项目汇聚合力、提供原动力。在建设过程中,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基础、转化和临床研究,在肿瘤耐药机制、新型靶向抗肿瘤药物、肿瘤精准治疗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五年来中心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临床研究成果被国际诊疗指南采纳54项。“大项目”之“大”在于开拓性,即是继往开来,真正地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上取得全球引领性的地位;“大”亦在于大格局,即是把研究目标着眼于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与改善人类健康问题,减轻疾病带来的威胁,这也是中心发展至今应有的担当。我们作为研发领域的主力军,更应从思想到行动上发生转变,拓宽眼界与格局,务实创新,服务于全民健康事业。
立足学科建设发展,筑建高水平大平台
目前,中心依托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大型科研平台,推进科研创新体系建设与学科发展,提高新技术原创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此同时,中心也正不断完善基础和转化医学集成平台与临床新药研究平台,注重建设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网络体系,全面提升教学科研的国际化水平,旨在构建综合实力国际一流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2018年度Nature Index(自然指数)榜中心居全球癌症中心第七、中国癌症专科医院第一,2018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肿瘤专科医院排名第二,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肿瘤专科医院排名第三。随着科研平台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中心在全国乃至全球肿瘤领域的引领地位和平台效应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立足高层次国际化,构建高水平大团队
中心贯彻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考核评估与绩效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高水平团队建设,多维度推进人才兴院战略。
(1)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中心不拘一格降人才,根据学科需求引进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原则上杜绝了拉帮结派、走后门、找关系的不良风气,同时充分吸收有潜力的年轻骨干,注重对年轻一辈的教育。此外,在一定程度上资助年轻医生出国学习,去更优秀的肿瘤医院交流。
(2)在科研项目及成果方面,中心鼓励、引导院内专家学者组建团队(如MDT团队)多学科联合开展研究,从而大大提高中心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
(3)在社会服务方面,中心不断落实发挥华南肿瘤联盟的作用,将肿瘤医院辐射范围内的肿瘤专科医院真正纳入肿瘤大团队,以收集大数据,共享大资源,发挥联盟大团队作用,实现便捷的远程会诊。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肿瘤防治中心将坚定地以“三大建设”为立足点和基石,积极响应国家加强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的重大战略要求,以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建设国家级医学科研平台、打造世界一流研究团队为关键任务,在未来三年建设成为“三最一流”(国内专科布局最全、服务规模最大、诊疗水平最高,综合实力国际一流)的癌症中心,并最终建设成为世界顶尖癌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