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发展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在我校南校园举行。本次会议由我校副校长肖海鹏和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港中文”)副校长霍泰辉联席主持。两校共十一个合作领域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代表近三十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肖海鹏副校长首先对港中文一行代表到访我校开展学术交流表示欢迎,他指出新时期国家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湾区的高校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由两校和澳门大学牵头成立的粤港澳高校联盟今年初也被正式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被国家认可为粤港澳三地教育领域深化交流合作与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本次会议有着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可共同回顾总结过去十一年来战略合作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紧抓国家发展机遇,展望未来的合作计划、拓展新的合作空间,共同为大湾区教科发展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港中文霍泰辉副校长表示,两校的战略合作已有十一年之久,中山大学是港中文在内地保持最久合作关系、合作成果最为丰硕的伙伴院校。港中文从校领导到院系师生不同层面都非常重视与中山大学的合作,经过十多年的共同努力,两校在科研创新、平台共建、人才培养、师生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成绩。新时期港中文十分注重参与大湾区的发展建设,也更加珍惜两校这一来之不易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希望借由此次会议两校各合作领域能够深入沟通交流,让两校合作常做常新、日久弥新。
会议期间,两校十一个合作领域代表分别汇报了2019年度合作进展,并对已有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思考,明确了下一年度的合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在听取报告后,霍校长表示两校合作成果一年更比一年丰盛,希望两校继续维持良好的合作态势,共同筑稳、筑牢两校合作平台。肖校长指出两校合作硕果累累,合作领域也在不断顺应新形势动态调整,保持了两校合作发展委员会的生机活力。肖校长希望未来两校学者能够利用好粤港澳高校联盟这一高端学术交流平台,面向学科前沿、面向社会所需、面向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粤港两地学者“你所需我所强、我所需你所强”的互补优势,继续强强联手、深化合作,共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教科协同创新发展。
我校与香港中文大学于2007年正式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后两校合作发展委员会会议每年定期轮流在两校举办。今年,两校新增康复工程与地球科学与工程两个合作领域。目前,我校与香港中文大学在肿瘤学、历史人类学、生命科学、胃肠内科、社会学、行为健康、粤港澳发展研究、数学、康复工程、地球科学与工程及学术交流事务共十一个领域分别成立合作小组并开展实质性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