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旅游学院徐红罡教授当选新一届国际旅游研究院会(院)士。
国际旅游研究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Study of Tourism,简称“IAST”)于1988年成立于西班牙桑坦德,由来自世界各地的44位创院会士创立,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旅游学术组织。国际旅游研究院旨在促进旅游学术研究和专业调研的深化发展,会员均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具有杰出成就和影响力的旅游研究人员。国际旅游研究院会士的遴选仅在对旅游学术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之中选举产生,候选人由会士推荐,会士投票当选,原则上全球在任的会士人数上限不超过75人。
IAST目前在任会(院)士中国学者有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和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徐红罡教授的入选进一步拓展了我校旅游学科乃至中国旅游学科的国际影响和国际声誉,是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化在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快速提升的重要标志。
据悉,徐红罡教授于2005年获得中国地理学会授予的“青年地理学家奖”;于2016年获美国地理学会(AAG)旅游、休闲、运动专业委员会颁发的旅游地理研究突出贡献奖(Roy Wolfe Award),是获得此项奖项的第一位亚洲学者。徐红罡教授近年来活跃于国际旅游学界和地理学界,频频在国际顶级旅游及地理类刊物发表中国特色的旅游地理研究论文,是目前大陆学者在国际检索旅游、休闲与接待业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学者之一,并多次组织和主持AAG和IGU旅游地理分会场,有较好的国际学术影响。徐红罡教授的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旅游研究结合起来,发展和推进了自然与旅游的理论框架,同时也为旅游可持续的议题做出了极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