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教研部主任、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共产党员,林钊同志在政治理论学习、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政治立场坚定、工作态度踏实、严守师德师风,时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林钊同志近照
爱岗敬业,教学标兵
林钊同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教以来,一直担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教学工作,每年均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课程教学深受学生好评,多年来学生评教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获评第一,曾获广东省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粤桂琼赣滇五省(区)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并于2017年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
参观苏兆征同志纪念馆
守正创新,答疑解惑
林钊同志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努力践行守正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他所授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成为了学生们口口相传的“金课”。
针对思政课因“枯燥”“说教”“无聊”而屡遭学生们吐槽的情况,林钊同志没有盲目追求教学方法所谓的“新颖”“生动”“有趣”,在他看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他总说:“我面对的是我们这个民族中最优秀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来到中山大学,不是来追求娱乐,而是追求真理的。年轻人身上最有活力的,不是身体,而是思想。” 林钊同志认为,一门好的思政课,不是看表面的抬头率,而是学生内心的获得感。为此,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讲解贯穿于课程全过程,他对经典著作的准确把握,让理论课变得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
遇到学生畏难,觉得经典著作深奥,读不懂。林钊同志回应:“锻炼身体尚且要咬牙坚持,淬炼灵魂又怎么可能轻松?”有学生反驳,说经典著作古旧,远离时代,林钊同志回应:“认真去读,马克思哪句话脱离了你的时代?”也有同行质疑,说一门基础概况课,没有必要讲那么深入,林钊同志回应:“学生没有真懂,又怎么可能真信?”
林钊同志(右一)获马原课全国教学标兵称号
在林钊同志的积极引导下,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被大大激发了,每学期他的课,都能在校园内引起一次小小的马克思讨论热潮。但在他看来,读只是开始,真懂、真信才是目的。每学期林钊同志都要面对数百份学生的作业、数百封学生的邮件,作业中、邮件中有无数同学们关于教学中理论问题的疑问、困惑甚至质疑,这些林钊同志从不让助教经手,全部自己批改,认真地回复每一封邮件、每一个问题,批改每一份作业。林钊同志并不觉得这巨大的工作量是浪费时间,他说,困惑和质疑不正说明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很有兴趣吗,答疑解惑不正是帮助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好契机吗?解疑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邮件也不是回复一次就会终结的。有时候,一位同学的邮件讨论就会反复十几次,甚至有学生从大一入学到毕业多年都还在与林钊同志通过邮件讨论。那些翻不到头的邮件清单并不会计入业绩考核,却是林钊同志最骄人、也是他最“得意”的业绩。每次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或邮件里说:“我现在觉得马克思说得有道理了”,就是他最自豪最欣慰的时刻——“我没有辜负党交给思政课教师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