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榜样的力量】医者清风 巾帼芙蓉——记中山眼科中心陈伟蓉

稿件来源:中山眼科中心 作者:邰梦云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19-12-24 阅读量:

陈伟蓉同志在从事眼科医疗临床、教学、科研与防盲工作30载中,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讲政治、树正气,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政治责任感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眼科女超人,责任担当,为十多万人带来光明

白内障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致盲性眼病,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988年,陈伟蓉同志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入职中山眼科中心,从此走上了守护光明的使命征程。

“为人民服务是党员的使命,为患者带来光明是我们眼科医生的使命。工作忙碌起来很幸福;停下来反而会觉得不自在。”陈伟蓉同志同时兼顾临床、科研、教学和防盲等工作,被同行和患者称为“女超人”。

陈伟蓉同志在门诊

“女超人”靠得并不是天赋异禀,而是为光明梦想的勤恳拼搏和敢于担当。为了助力解决使她忧心的“看病难、住院难”问题,陈伟蓉同志给自己安排了高强度的门诊和手术,目前已经为十多万人带来光明。不仅如此,从一名普通医生到科主任再到附属眼科医院的副院长,陈伟蓉同志以饱满热情投入到中山眼科中心医疗模式的改革中——率先响应中心决策,在白内障科试点推行“日间病房”并制定规范流程;遵照医院的统一部署,牵头建立全国首个眼科疑难重症转诊会诊中心和辐射全国的远程会诊中心等,成为支持中心医疗模式改革的先行者。在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和中山眼科中心的指导下,她作为执行组长组织实施“县级人民医院眼科能力建设项目”,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建立“三级医疗,双向转诊”,成为广东医改范例。

“医生妈妈”,扶贫助弱,护佑“弱势”群体健康

小儿先天性白内障约占儿童盲的50%,该病治疗过程复杂,周期长,并发症多;如不及时治疗,他们一辈子都会生活在黑暗中。

陈伟蓉同志与小儿白内障之家的孩子在一起

医者父母心,为使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诊疗更系统和标准化,时任白内障科主任的陈伟蓉教授响应决策指引,带领科室医护全身心投入到全国首个“小儿白内障之家”的建立中。七年来,陈伟蓉同志和团队满怀爱心去建“家”,目前“家”里已经有三千多名孩子,陈伟蓉同志会亲切地唤孩子们“宝贝”,孩子们也亲热地喊她“医生妈妈”。

陈伟蓉同志获评“中国好医生”2018年12月月度人物

医者仁心,从医三十年,陈伟蓉同志乐此不疲、尽可能地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到中山眼科中心的防盲扶贫工作中:援建的东源县“无白内障盲区县”;长期为梅州五华县一个60多人的特困先天性白内障家族提供医疗救助;促成并承担“广州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4年多来带领团队坚持每周五在公园义诊,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3649例;多次带队奔赴新疆、云南等贫困边远地区。她还助养了几位贫困学生,其中最大的已经大学毕业,开始反哺社会。

“Chinese doctor”,连续五年送医上岛

2013年至今,陈伟蓉同志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投身医疗外交事业。6年间先后到瓦努阿图、萨摩亚、斐济、汤加、纽埃、库克群岛、非洲等8个国家为当地白内障患者送光明,行程约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圈;她还授人以渔,带教了6名外国徒弟。

陈伟蓉同志在南太平洋岛国开展援外医疗工作

她用精湛的医术展示了“中国奇迹”。第一次到瓦努阿图时,当地人并不了解陈伟蓉团队,她只用7分钟就征服了他们。大家甚至还没看清楚手术过程,手术已完美结束,术前还伸手不见五指的患者立即就可以看见眼前的亲人了。当地医生惊呼“奇迹”,患者们纷纷称她为“上帝派来的光明女神”,瓦努阿图总理还亲自接见了她。在马尔代夫,她仅用数小时成功完成33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创造了该国单日白内障手术最多的记录。当地医院院长为之折服,感动地说:“中国派出了最顶级的专家来我们国家为我们的病人做手术,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我们人民的尊重。我不相信还有哪个国家能做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王贺胜副主任看完她的手术后,笑着说,“不仅是顶级,还是No.1!”

陈伟蓉同志带领援外医疗队在南太平洋岛国为当地患者送“光明”

医者大爱无国界,援外医疗途中,陈伟蓉同志有好几次因为高强度工作导致健康透支,但她总说自己很幸福。这幸福源于当地医生的信服,源于收获了海外的友谊,更源于患者复明后举着的大拇指,对她说:“中国医生,very good!”

医者清风,巾帼芙蓉。几十年的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她很辛苦,但她说自己很幸福;几十年来的攻坚克难、妙手仁心,她是患者眼中的光明天使,更是医疗界的不老传奇。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