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举办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启动仪式暨首届高校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比赛

稿件来源:国际翻译学院 作者:黄爱成 编辑:刘艳玲 发布日期:2019-12-16 阅读量:

12月14日,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启动仪式暨首届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比赛在我校珠海校区举行,该活动由我校国际翻译学院和“一带一路”研究院主办。首批联盟成员来自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云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扬州大学、广州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等40余所大学的50余家院系,覆盖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管理学等多个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相关学科。

启动仪式上通过了《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章程》。中国政府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杨光被推选为联盟顾问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罗林教授被推选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了体现联盟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联盟设立联席理事长,首倡单位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院长常晨光教授以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程维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余江教授等担任联盟联席理事长。

会上,我校珠海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有志、罗林教授、吴思科先生、朱佩芬教授、余江教授和常晨光教授分别致辞,表达对国别和区域研究发展和联盟的支持与期待。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还就如何加快高校各院系在“新文科”背景下开展跨学科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的改革,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发展好联盟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和交流,取得重要共识。

当天下午,举行了首届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比赛,比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轮,主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文明互鉴等话题展开。报名参赛选手达170余人,选手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经过筛选,共有90名学子参与初赛,24位选手进入决赛。我校国际翻译学院的宋海莹、陈彧谦和来自山东大学的赵小辉荣获特等奖,其余21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比赛旨在早期发掘在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的苗子,激发他们更大的研究兴趣,投身于宏伟的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