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榜样的力量】带着热爱坚持 怀揣梦想前进——记光华口腔医学院黎琳

稿件来源:光华口腔医学院 作者:陈凡凡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19-12-12 阅读量:

她,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她,工作在大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她,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坚持思想引领,制定“科研”和“实践”双育人培养思路;她,是我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光华口腔医学院本科生高年级党支部书记、学院团委书记黎琳。

筑梦光华——党建育人,引领学生成长方向

作为本科生高年级党支部书记,黎琳同志在日常党建工作中严格规范学生党员发展程序等多项制度,积极开展推优入党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不断提升支部成员政治觉悟和政治高度,支部成员撰写心得体会、个人感想等超过50篇。

黎琳同志带领支委开展“党团班”一体化。高年级党支部党员占年级学生总数的30%,高年级班长、学生会主席以及学生团委副书记均由党员担任,切实建立起全面有效的组织网络,党班团一体运行、协同工作,高效开展了一系列 “团支部形象设计”大赛等主题活动,极大增强了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

作为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黎琳同志精心策划了原著诵读、“潮起珠江,载梦前行”深圳党日活动,“熠光华创”光华文创大赛等多项创新主题活动,传播光华精神与光华能量,弘扬主旋律。

参观“大潮起珠江”

逐梦光华——科研实践双育人,点亮生涯明灯

针对医学本科生学业繁重、科研入门较晚的情况,黎琳同志组建“科创育才”学术社团,创立平台化的培养模式,以“导师选将”助低年级学生加入博导团队,以“科研训练营”启蒙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以“本科生项目设计大赛”促研究成果发表,实现集遴选、培训、竞赛于一体的本科生科研培养体系。2019年该社团已发展成由高层次教师作为科研指导老师,包含50余名副高职称以上导师以及237名学生科研人员的校级科研社团。社团成员近三年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或立项近20项,今年获“挑战杯”全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等荣誉。

在实践育人方面,黎琳同志为学生量身定做,制定贯穿大学五年的“学术与人生”医学人文教育系列活动,形成“讲座学习-同辈分享-艺术感知-实践提升”四阶“医学人文情怀”培养模式;以举办四届 “全国口腔医学生医德医风论坛”为抓手,吸引来自北京大学等15所高校60名口腔学子齐聚广州,共建良好医德医风。南方日报全程报道,活动辐射全国,成为医德医风教育的典型示范。

全国口腔医学生医德医风论坛

黎琳同志还通过专业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她以“六进”为特色:口腔义诊进校园、进山区、进藏区、进社区、进网络、进书籍,指导学院“爱牙护齿”宣教义诊服务队,并荣获“广东省志愿服务铜奖”、“广东省十佳公益项目”、“广东省公益种子计划示范项目”等。

为支援西藏,她今年带队开展“微笑西藏”西部行活动,获得广东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她作为副主编出版的口腔科普读物《小牙医漫谈》,免费赠送给西藏和广东贫困地区中小学,受到当地学生热烈追捧,此项科普读物获评第二届中国健康创新大会科普图书优秀奖、中国人口文化奖民间艺术宣传品优秀奖。

带领党员赴西藏进行义诊和走访活动

圆梦光华——榜样育人,激发学生“正能量”

作为学院团委书记,黎琳同志组建学院青马学堂,通过菜单式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申报专项经费,举办“声入光华”合唱比赛等大型活动,培养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者。

辛勤的耕耘让学院的团学工作收获满满。学院团委连续十四年被评为“中山大学先进团委”,其中2008年获得“广东省先进团委”,学生会获得2017年“广东省先进学生会;黎琳同志本人也因表现突出获得“中山大学十佳团委书记”、“中山大学优秀辅导员”、“中山大学优秀社团管理教师”、“中山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广东省三下乡先进个人”、中国卫促会全国“优秀辅导员”、“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中山大学95周年校庆期间,黎琳同志组织“声入光华”合唱比赛

黎琳同志说:“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和党务工作者,一定要心底向阳、手持戒尺、眼睛有光、灵魂有爱,才能持续为学生传递正能量,为中山大学学生教育贡献青春和力量。”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