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2日,第十一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在广州长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山大学药学院等单位协办。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和内地315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2100余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1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0多位国内外杰出学者和一大批优秀青年学者。
大会会场
开幕式由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我校化学学院毛宗万教授主持。我校副校长邰忠智致欢迎辞,向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化学生物学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研究领域,不仅创造了强大的新反应技术和新分子工具,更为生命科学、医学和药学的研究提供全新的思路和理念。中山大学的化学生物学研究传统可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开展的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和70年代开展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学校的化学生物学方向已形成多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在生物无机化学及金属化学生物学、手性药物合成、核酸化学、药物化学等方面取得了若干项突破性进展,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他希望通过承办本次会议,能够加深合作交往,共同推进国家化学生物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持续提升。
随后,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姚建年院士、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礼和院士、大会主席郭子建院士分别致辞。
本次大会以“生命世界的化学之旅”为主题,开设了“化学探针”“生物分子化学生物学”“化学遗传学及功能探针”“生物合成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分子影像学与生命分析化学”“金属化学生物学”、“纳米化学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十个分会场,并设有化学生物学前沿论坛、女性科学家论坛、青年科学家论坛。会议期间,共进行9个大会报告、50个论坛报告、249个邀请报告、109个口头报告、74个快闪报告和685份墙报展示,与会专家学者充分展示了我国化学生物学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深入探讨了化学生物学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
闭幕式上,张礼和、计亮年、岳建民、彭孝军、陆艺、梁文平等为最佳快闪报告奖和最佳墙报奖获得者颁奖。张礼和院士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会议的召开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本次大会规模空前,成为历次会议之最。回望过去,他欣喜于中国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已取得了累累硕果;展望未来,他希望大家能够继承传统、加快创新,使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