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榜样的力量】不忘初心奉大爱,情系护理暖人心——记附属第一医院成守珍

稿件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作者: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19-11-16 阅读量:

成守珍同志长期从事呼吸与危重症护理工作,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参加工作以来,成守珍同志默默无闻但硕果累累,以“小我”融入“大我”,其2009年研究成果《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及培训方案研究》获首届“中华护理科技奖”,并作为获奖者及护理界杰出代表在中南海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接见。

2009年成守珍同志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接见

专注护理工作40年,甘做患者的“提灯人”

成守珍同志从事护理工作40年来,身先士卒奔赴重大突发事件救治现场,“满脸绷带缠绕患者”为她竖起大拇指,“植物人”因她眼角流泪。

甘冒危险、与地震灾难搏斗,连夜奔赴前方,亲自安置来自灾区的伤员,每天坚持巡视并积极参与治疗方案讨论,有序指导开展护理救治,开展心理疏导,患者们以“零缺陷、零护理并发症”康复出院。

援疆援藏,在高原受伤,躺在ICU仍为抢救藏民进行技术指导;乐于奉献,走访失能失智人群,甘做患者的“救助人”;面对生命垂危的罕见病患者,她迎难而上,换来患者康复出院;她妙手仁心,是临床重症患者救护的“提灯人”。

成守珍同志率先垂范,坚持每月开展危重症患者联合查房,多次参加院内外大会诊、抢救及疑难护理病历讨论;热心公益,甘做基层患者“守护人”,积极推进社区护理站试点工作并推动广州市卫健委批准的80家护理站建立和评价体系。

革故鼎新,加快推进护理专科发展

成守珍同志无私奉献,创立“岭南天使志愿者”网站,多次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送知识、送技术”等公益活动,进行技术支援近百次,培训护理人员20000多人次。

革故鼎新,创造了多项第一、成立了首个临床专科护理学院;加快推进多个专科护理发展,建立了以急危重症为核心的32个专科护理小组,开展了10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解决了10万余例来自世界各地患者的疑难复杂护理问题。

成守珍带领团队获全国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带领护理团队获得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迈入临床第二年,她就以仁心仁术被市政府授予“优秀卫生工作者”称号;工作第三年就以良好的基础、优异的英语成绩考入南京大学英语口语班学习;她以流利的英语多次进行国际交流,与中国护理代表团参加国际护士会会议,助力中华护理学会正式加入国际护士会;她与中日韩三国护理学会会长及国际护士会主席同台交流,共同探讨健康促进问题,助力提升中国护理国际影响力。

培育一流重症护理队伍,为患者带去福音

成守珍同志培育了一流的重症护理队伍,培训了广东省危重症专科护士18800余人次,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带去福音。她以休克为案例,首次将OSCE理念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创新性提出“综合病例站点式技能训练”并在广东省总工会、省卫健委和省科协的指导下组织全省比赛,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判断及处理能力。

她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卫健委要求,加入“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院,配合省卫健委完成了全省“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大纲,培养“互联网+”护理服务师资护士近1000人,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最专业的护理服务送到群众家里。

成守珍在重症病房开展医护联合查房

她带领的护士团队先后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组织培养了20期护理管理高级研修者1000余名及3期县级医院护理学科带头人100余名。

2018年,医院护理部承接了广东省外交专项工作“太平洋岛国医学高级人才培养项目”中的护理任务,为来自库克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护理学员传授护理内容,为促进太平洋岛国人民的健康献力,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圆满完成任务。

坚持学习,潜心研究

一路走来,成守珍同志坚持不懈学习,凭借流利的英语和专业影响,先后应邀到美国哈佛医学院、英国皇家自由医院等交流。她不仅自己学以致用,还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选派数10名护士出国进修学习。

潜心研究,主编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及十三五重症护理系列教材及专著近20部;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获2016年度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奖;2018年荣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颁发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称号。

成守珍同志,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一位甘做患者的“提灯人”,一位潜心科研的护理工作者,时刻心系百姓,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解决护理难题,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她的光辉形象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号召着我们向她学习。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