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文卫平教授
今年9月在深圳召开的秋季工作会议,主题是“三大建设”,这是大学党政班子在吹响中山大学创双一流大学集结号之后,经过了多维度倍增的快速发展阶段,又一次面向高峰吹响了冲锋号。罗俊校长的工作报告,针对建设中山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全面地阐述了为什么要“三大建设’,其内涵是什么,实现的路径是什么。这次的会议精神让人深感触动,油然而生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像是在茫茫大海航行中看到了闪烁的灯塔,明确了建设一流医院、一流学科的方向和路径。
我们国家成立70周年,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强国的新征程、新时代。中山大学需要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去努力建设,我们必须要达成一流水平建设的共识! 这些共识不单只是在校领导、院系领导的层面,更应该让所有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明白这个目标就是事业的追求和责任。健康事业关乎到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民生工程,“健康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是双一流大学附属医院的使命和责任。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医院建设应该“顶天立地”,“顶天”即不断在医疗技术领域科技创新,攻克疑难危重病的诊治;“立地”即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慢病管理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疗效,服务社会;这些也都是国家重大健康战略的组成部分。医院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规模和基础数据的量上,更重要的是把握“质与量的协同”,瞄准国家、国际层面的科学创新,体现科技“质”的飞跃上。什么是一流的医院和学科?评价“一流”的标志是什么?那么坚持“三个面向”引领提升“三大建设”水平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只有统一了思想,才能认真扎实地推进“三大建设”工程。
罗校长的报告中系统分析了“三大建设”的基本内涵,创造性提出了以“三个面向” (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导向,全面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科学研究“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的三大建设;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的方法和路径。如何具体落实?对我们来说这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
第一,医院要高度重视“三大建设”工作。作为专项工作积极推进,但也不能让这项工作变成只是“院长工程”,而应该动员学科、学科群和学术骨干们积极参与;鉴于多数专家不一定明白“三大建设”的内涵和实现路径,非常有必要对大家进行培训,要让大家站位高一个级位、或者高几个级位去看问题,要形成良好的、可持续的研究氛围。
第二,有组织地去实施“三大建设”。医院要有专门机构统筹这项工作,医科要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要以国际视野科学思考,根据医院优势学科状况,整合学科群和/或联合其他专业、院系资源,要注重“事与人的协同”辩证关系,并在资源调配、绩效考核、机制创新、医院和学科文化建设等方面成体系地去设计。报告中指出:“三大建设”管理的重点是要做好过程中的规范管理,其核心要义是“可预期、可测量、可考核”,让已经参与和准备参与“三大建设”的教授都知道建设目标在哪里,建设过程有哪些步骤,每一步的要求是什么,出了问题谁负责任。
第三,对“三个面向”的理解和研究是源头。教授们对于学术前沿的判断与追踪相对容易去把握,但如何针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则需要学习领悟和引导,要帮助他们去熟悉国家和省的研究战略制定的路线、机构和人,参与到相关内容的研讨中,甚至力争参与到制定规划的层面中。校长要求“学校要与国家科研主管部门建立更加密切的沟通联系,要把国家重大科研布局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一线教师,要在科研一线营造面向国家需求的良好氛围,加强对教师开展科研国家需求导向的引导,鼓励老师把自身专长与国家需求更加紧密结合起来,这方面科研院和院系领导都要积极作为。”
第四,要深刻理解“三大建设”的内涵。其中发动机应该是“大项目”,罗校长报告中对其定义非常明确,其衡量标准“是要看它是否具备前沿性、长期性、综合性的特点。所谓前沿性,是指大项目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往往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所谓长期性,是指大项目背后的国家任务牵引是可持续的,以项目牵引组建的团队、建设的平台能长期发挥创新作用;所谓综合性,是指围绕大项目组建的大团队需要多学科交叉协同攻关”。在医学领域中临床医学中问题错综复杂,要以国际前沿视野去面对,大项目或大平台的建设对个人或团队而言可以是一辈子的研究工作,对医院或平台来说或是可以传承几代人的努力。疾病的病种或症候群都好像是生命大网上一个个的结,把每个结拎起来就可以带出一系列的问题,一系列的相关学科和专业,包括医工融合等。
第五,“三大建设”的核心还是人。建立大团队与人才建设是相辅相成。人才的发现与激发,培养与引进并行;项目及团队建设的规划与落实需要“近与远的协同”。团队尤其是大团队建设,需要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帅才,更需要好的机制支撑和团队文化建设。
总之,“三个面向”是方向,“三大建设”是路径,“三个首先想到”是评价标准。要建设成为一流的医院或学科,“三大建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是长期的任务,必须脚踏实地努力推进,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