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熙,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2017级硕博连读研究生,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党支部成员,2018年度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作为广东青年大学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个人曾获“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共十名)”、“2018年度全国优秀团员”、“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媒体的采访和报道。《人民日报》在刊登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事迹时,为卜熙撰写的标题为“全面发展,饮水思源”,《光明日报》新闻报道将他描述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典范”。
2018年10月24日在深圳“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展览馆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左一)
第一、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
“让世界听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之声”,这是他始终坚定的信念。作为青年评论员和青马班学员,卜熙在媒体上对国是民生和社会热点发表评论文章十余篇;通过朋辈分享的方式引导青年立下凌云壮志、定下报国决心;编辑出版高校第一本学生评论文集——《青议》,传递青春正能量;寻访抗战老兵做口述史,入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案例。
“到广阔天地中去,融入乡土,建设家园”,这是他一贯的爱国方式。他主动请缨到国家级贫困县服务,协助老师发起“国贫县攻坚无医村”战役,结合专业知识为当地设计“健康扶贫”方案,当地医疗孱弱的现象悄然发生改变。
南方日报对卜熙的报道——为粤港澳青年互动交流贡献力量
第二、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们”这是他从未改变过的期许。他乘坐20多小时的火车和汽车辗转到达广西百色少数民族地区,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展支教活动,日间授课,周末家访,服务900多名师生。“尚不能做民族的脊梁,那就先做脊梁里的一块骨头。”作为学生骨干,带领学生团队收集废品变卖为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学子;协助老师创办志愿社团“民族优学社”,开展学习辅导活动;举办少数民族传统节目,增强少数民族同学的归属感;担任学生骨干,聚焦学生服务,开展服务事项数百件,协助学校推行“环保饭盒”、“宣传栏改造”等工程,汇编了数本服务成果集。
卜熙(左一)及其团队在学校扶贫点柯木湾村捐赠“移动党校”
第三、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
卜熙一直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途上,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仪式上,他作为学生代表提出了“铭记历史,关怀老兵”的倡议;在纪念“一二·九”活动中,发出了“让家国情怀在青年灵魂深处扎根”的号召;在2016年的“五·四青年节”,作为青年代表分享了“传承中华文化,践行核心价值”的青春经历。
“腹中有墨,手中有艺,实现理想才有底气。” 卜熙不仅品德高尚,学业成绩也非常突出。曾获2次国家奖学金、李学柔基金奖学金和夏书章教授奖学金等十余项学业奖学金,先后保送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多次以优秀等级结项;与老师合作的论文《新常态思维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摸索》作为共青团与青年工作研究成果被收录。
2017年12月31日,卜熙获评新时代中大力量典型人物称号
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当需既立凌云志,也成文武艺,才能不负时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