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资讯管理学院学术硕士生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标准化、专业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组织力,发挥影响力,辐射带动,争先创优,推动支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质增效,成绩显著。2019年,支部被评为中山大学“先进党支部”,并入选中山大学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建设名单。
一、组织生活标准专业,丰富精细
学硕支部致力于打造成熟有效的标准化、精细化组织生活,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教育、“三会一课”规范落实和主题党日精细规划。
组织生活前支委集体备课,把握学习要点;组织生活中宣传指示精神,贯彻学习内容;组织生活后记录心得体会,增强学习实效;辅以“微党课”、“学习强国心得墙”等新颖多样的学习载体,勤学巧学,有效提升党员素质,助力学习型党支部的打造。同时,支部重视党员同志的需求,不断丰富精细支部的政治生活。2019年起,支部为入党周年党员举办生日会,在庄重的仪式感下号召党员重温誓词,擦亮初心。
支部举行“重温誓词,不忘初心”活动
二、党日活动:品牌响亮,特色明显
近年来,学硕支部深入开展一系列旗帜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打造依托学科专业的品牌活动,提升党性修养,助力专业学习,全面育人,立德树人。品牌反响热烈,有效提升了党支部的影响力与覆盖面。
“东江纵队与中山大学”口述史项目,充分发挥档案学专业优势,立足挖掘中山大学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弘扬中山大学革命传统。支部将视角对准东江纵队革命斗争中的中山大学文脉,通过近距离探访东江纵队老校友,挖掘中大人与国家、城市命运捆绑的人生记忆,并将其物化为口述史料等系列成果,感悟担当,传承精神。迄今为止,项目已采访12位来自中山大学的东江纵队老战士,形成文字材料20万 字,视频25小时,多次获得报道和肯定,吸引全国口述史专家关注。
学硕支部 “东江纵队与中山大学”口述史项目
支部探索基层党员教育活动的创新模式。通过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政治经典著作阅读分享“微党课”活动以及承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微党课东校区比赛,提炼党课内容中最权威、最生动鲜活的部分,通过党员讲,大家议,翻转课堂,探索实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转述”到“转化”的兼具“学术”和“活力”的方案,让红色文化的宣讲掷地有声,活动荣获中山大学“最佳党日活动”称号。
学硕支部承办微党课比赛
三、党员发展管理:制度健全,卓有成效。
在党员发展与管理模块,学硕支部坚持支委协作并行、清单化布置、制度化推进。党员发展、培训学习、党籍管理、党费收缴、党员激励关怀帮扶等工作扎实有效。根据支部实际制定的考核与选拔办法机制,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同时激发支部成员参与作为,效果显著,目前正面向学院各支部推广运用。
四、工作实效:创先争优,频结硕果。
学硕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鼓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支部形成对标先进、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建立了一只“党性强、作风好、素质高、能力强”的队伍,党建引领喜报频传。一年来,支部在学习、竞赛、工作方面成绩突出,获得了覆盖国家级到校级等多项荣誉。2019年,支部被评为中山大学先进基层党支部,并入选中山大学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建设名单。个人层面,吴毅获中山大学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杨斯楠、邓淑卿获2018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吴毅、何欢、邓淑卿、杨斯楠、刘梦圆获2018年全国高校数据驱动创新研究大赛优秀奖……
五、着眼未来:不忘初心,奋进接力。
伟大的目标需要接力奋进,艰巨的使命召唤开拓前进。在新的起点上,支部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继续探索党建“标准+”和“专业+”双模式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齐心协力将支部建设成党建育人的专业化样板平台;支部党员们将不忘初心,重整行装,再接再厉,共创辉煌。
注:资讯管理学院学术硕士生党支部获中山大学2019年度先进党支部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