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综合新闻

【春季工作会议▪师生笔谈】心中有“数”,修身笃行

稿件来源:数学学院 作者:曾煜浩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9-08-13 阅读量:

数学学院学生会主席 曾煜浩

4月20日至21日,我校2019年春季工作会议在珠海校区召开。本次会议以“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为主题,旨在凝聚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共识,形成强大合力,坚定不移地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奋力开创学校本科教育新局面,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努力。

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卓越人才和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优良校风学风一直以来都是我校学生工作的主线。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参与学生工作和开展学生活动过程中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一主线,不忘服务同学的宗旨,致力于让同学们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立德修身为先

青年人只有注重品德修养,时时净化思想,反省自律,才能立得正、行得端、有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对青年一代寄予期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要求青年一代要敢担当、能担当,要德才兼备。要立德修身,就要做到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勤于学习求知,注重知行合一。学生干部不仅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更要带领广大同学努力践行。在数学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学院开展了形式多样、广受欢迎、成效明显的思想引领类活动。

学院举办的青马学堂、MC训练营活动,通过开展党章党史讲座、策划写作培训、领导力培训、心理团辅、素质拓展以及策划大赛等活动,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进行全方位培训,打造一支政治理论水平高、组织策划能力强、心理素质过硬、团队合作默契、胜任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学生干部队伍。

举办学长制、新老生交流会活动,让优秀的学生骨干突出带头作用,老生带新生,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分享经验、答疑解惑,让新生尽快融入数学学院大家庭,顺利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

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日团日活动,发挥优秀学生骨干的引领作用,加强党员、团员理想信念教育,提高集体凝聚力。

开展了三下乡扶贫调研、校友寻访等各种公益实践活动。目前,学院有6个服务队伍,在i志愿平台注册志愿者数量达866人,占比为85.72%。2018年至2019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816.67个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长5.56小时。

学生干部努力建设数学学院微信公众号,建立了党建团建、校友风采、时事要闻、学生活动、经验分享等模块,向广大同学传递时代新思想,传播正能量。

知行合一为本

近年来,学院一直围绕学校“德育与智育融合、学科与专业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融合、科研与教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方面,牢牢抓住人才培养核心任务,坚持贯彻落实《中山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意见》,努力打造高质量的第二课堂,旨在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本领过硬、实践能力较强的数院学子。

在学院党委指导下,学生干部带领各大学生社团,以辅助专业学习为核心,基于自身专业特色及传统优势,设置多项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共同助力人才培养工作。

数学学院的品牌活动“π+”数学节,覆盖十三届中大学子,学术与趣味并举,涵盖科技创新大赛、开幕式摆摊游园会及趣味密室逃脱,不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让数学学院的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氛围,还让其他专业的同学乃至周边社区的居民有机会打开数学的大门,体验数学之美。

以学术为核心的数学科技创新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累计邀请了数十名数学学院的教授、副教授担任评委,在2018年产生了十余篇得到教授认可的优秀论文。数学科技创新大赛兼导学促学为一体,论题涉及理论、应用、商业、社会热点等方面,学术底蕴深厚,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既能得到有利于其参加国赛等建模赛事的独特经验,又能与教授零距离接触,得到做项目的科研体验。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学院成立了笃行工作室,由笃行工作室牵头举办的数学建模训练营,为我校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等提供指导、培训等服务,并以数学建模训练为切入点提高我校学生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学院还依托笃行工作室举办了面向全校的数学建模新手赛,活动面向整个南校园,新手赛前期会邀请参加过数模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队伍为同学们开展线上的建模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建模算法、软件、编程、论文写作等方面,邀请学院专业老师担任评阅指导老师。2018年全校参加组数76组,参加人数228人,覆盖24个院系,这个数量也是逐年增加。

此外,学院教师于国赛前开设多场数学建模讲座,共同助力提高我校学子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积极性和专业水平,效果极为显著。

过去的一年,中山大学共有来自数学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物理学院等36个院系的1688名同学,组成571个队伍参赛,其中不乏文科类院系和深圳校区新建院系的同学。数学学院的同学斩获了全球获奖率为0.14%的最高奖项 Outstanding Winner(特等奖),另外,还获得了两项特等奖提名奖,67项国际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220项国际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s),获奖比例51%。参赛人数、受益面、获奖数目都是历届最高。历年来,不乏数学建模获奖的同学获牛津、哈佛、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外知名高校全额奖学金,获得腾讯、百度、华为等国内知名企业的就业机会。

眼里有活,心中有“数”

作为学生干部应该做到眼里有活,心中有“数”。

眼里有活是对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最好的建议,我们不仅应该完成手头上的“活”,更应该积极主动寻找“活”,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关注身边的同学,了解同学们的需要,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在生活和学习中身体力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调动起广大同学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氛围,传递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心中有“数”则是对我们数学学院学生干部开展活动最好的建议。在举办活动的时候要牢记自己的学院特色,牢记自己是数学人,要发挥专业优势,帮助自己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学院学生干部运营的学业辅导中心就是最好的例证,它秉持着“同学、共进”的理念,旨在依托数学学院的专业背景,力求以数学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引导为主,朋辈心理关怀为辅,打造我校学子的数学学业服务支撑平台和学业交流平台,面向数学学院本科生提供学业辅导、考研辅导及学业心理辅导,面向全校范围本科生开设高数辅导班。本学年学科助手队伍有110人,进行了256次授课,参与学生达上千人次。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学业辅导中心已经打造成数学学院一大品牌。我们很多学生干部自己也投身到其中去成为讲师,以身作则,共享自己的经验,深入剖析各专业课疑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同学们在学业上的难题,优化同学们的学习方式方法,增强同学们的学习信心,提高考试通过率,全面提升同学们数学学业水平。

罗俊校长指出:“当前正是学校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地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奋力开创中山大学本科教育新局面,为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努力!”作为青年学生干部,我们更应当践行立德修身为先,知行合一为本,积极配合学校、学院和老师的工作,为推进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呼吁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奋进,为学校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