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眼惜声,晴柔留光。6月28日下午,哲学系(珠海)2019届毕业典礼暨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在珠海校区图书馆多功能厅隆重举行。系党政领导、导师代表以及2019届全体硕士毕业生参加典礼。哲学系(珠海)全体本科生共同见证了这一珍贵的丰收时刻。
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中拉开了序幕。屈琼斐书记宣读了孙中山先生毕业训词,全体毕业生齐声回应“谨遵教诲”。
奏唱国歌
宣读毕业训词
系主任助理秦际明副教授宣读了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决议。伴随着《山高水长》的音乐,毕业生们一一上台,从系主任陈建洪教授手里接过毕业纪念册。
为毕业生颁授学位
导师与毕业生们合影
陈建洪教授在致辞中深情说到,本次毕业典礼是哲学系(珠海)的第二届学生毕业典礼,“二”有着特别的意义。学业的长进,是从迷茫到满怀更多问题。在研究哲学问题的过程中,问题永远比答案有意义。我们要保持一种“二”的态度,去提出问题,追求问题。其次,二是地数。第一届顶天,第二届立地,意味着我们有了传承,也就有了承前启后,延续继承与创新。陈建洪教授将“一望而知”中的“望”与“知”赠予毕业生,望是远望,无论去向何方,这里有人等你回来;知是哲学的求知,在知识层面上,人的知识是有限度的,人贵自知,自知无知,带着这种无知才能不断探索、前行、突破。以思为本,始终带着问题和反思,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才能登高望远。陈建洪教授祝愿各位毕业生前程似锦,常回家看看。
系主任陈建洪教授致辞
著名学者张祥龙教授为“优秀硕士论文”获得者冯潇屹和“优秀硕士指导老师”陈建洪教授颁发证书。张教授表示,他和毕业生们一样,与哲学系(珠海)的缘分仍将持续。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从面临读博选择、到求学方向的确定,张祥龙教授认为人生总是充满着选择,而选择的结果显然是很重要的,但回首往事,问心无悔。张祥龙教授坦言,自己一度在生死边缘,对哲学所研究的边缘问题有了更深的感受。他说,人生的选择固然重要,我们平时所言的人生是否更有意义或者更成功,或许和人生的选择有关系。我们只有在被感动时方能真诚,唯有真诚方能与天地相通。一个真正“值得”的人生,应该是能经常被“感动”、被感染的生命旅程。最后,他祝福所有的毕业生,不仅能在面临选择时作出认为正确的、无悔的选择,更能获得充沛的人生体验,享受能感知到“感动”的人生。
张祥龙教授致辞
2018级本科生甘紫向顺利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作为一个即将升入大二的学生,她认为虽然只学习了一年哲学,但对哲学的看法在一步步加深。哲学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理论,更是无处不在的思维影响,是终身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如何与自己共处、与外界共处的德行。
2017级硕士生冯潇屹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他表达了作为哲学系(珠海)一分子、中山大学毕业生的荣幸。在哲学系(珠海)的两年快速又漫长,生命在过程中被塑造,梦想在坚持中实现,这种感觉既艰辛又满足,至少没有辜负自己。哲学之路受张祥龙教授启发,意识到现象学就是自己想要的道路,于是考研到中大来学习现象学。在哲学系(珠海)的学习同样不轻松,面对困难也曾动摇过、怀疑过,但还是意识到学术道路没有困难会注定让人失败。很多事情想不懂,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努力坚持,就会体验到觉悟的感觉。
毕业生代表发言
南国的六月炎热、也灼人。行走在逸仙大道和正在走向更远更宽阔航程的你们,眸子里闪耀着睿智和温情、责任与荣光,正是这六月最绚烂的景色。“为社会福,为邦家光。”怀揣着满腔的独特智勇,我们收拾行囊、奔赴远方。海滨红楼里有藏书妙阁、有策论高堂;有好学的同窗,更有可敬的师长。2019年夏天的毕业典礼,便是我们联名送给即将踏上更宏伟征程的毕业学子的礼物。希望下一个坚毅的、骄傲的、热爱思考的你,也还会记得一直注视着你的、我们的家。祝福2019届全体毕业生砥砺奋斗、前程似锦!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