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2019毕业巡礼】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举行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稿件来源: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作者: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编辑:李劲峰、郑燕丽 发布日期:2019-06-28 阅读量:

6月25日上午,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南校园怀士堂举行。学院院长张应强教授,党委书记罗镇忠,副院长郑君雷教授,党委副书记海珊,研究生导师代表蔡禾教授、周大鸣教授等14人,全体毕业生及观礼亲友等300余人参加。仪式由学院副院长王宁教授主持。

典礼现场

随着礼堂大门徐徐开启,蔡禾教授、周大鸣教授引领身着导师袍主礼教授步入会场。在场人员全体起立致敬,掌声、欢呼声瞬间响彻整个礼堂。王宁教授逐一介绍导师代表,全体毕业生和亲友致以热烈掌声回应。

主礼教授步入会场

主礼教授上台

毕业典礼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王宁教授宣读孙中山先生毕业训词,全体毕业生起立聆听,并集体回应“谨遵教诲”。现场声音铿锵有力、整齐划一,展现了社人学子牢记中山先生嘱托,立志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决心和抱负。

副院长王宁教授主持典礼

全体人员唱国歌

仪式上,院长张应强教授寄语毕业生,要以“知行合一”的理念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他勉励毕业生,要在个人前途中思考为何而“行”,要将个人利益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参与到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方能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在“行”中“守规矩”,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则意识,这样才能更好认清大势、顺利前行、厚积而薄发;要在“行”中“知敬畏”,面对未知的知识领域,要充满敬畏地去学习,不为虚名小利的得失所困,不为一时一事的成败所拘,最后才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当院长号召全体毕业生一起鼓掌,感恩父母的养育,感谢老师的教诲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亲友、毕业生眼里饱含着激动的泪水。

院长张应强教授致寄语

王宁教授随后宣读了《中山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授予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104名人员硕士学位、25名人员博士学位的决定》。伴随着悠扬的《山高水长》歌声,院长张应强教授分别为硕士、博士毕业生颁发毕业纪念册并和每一位同学握手、合影留念。毕业生们依次上台,接受纪念册,向在座主礼教授鞠躬致谢。在博士学位颁授环节,全体在场人员向每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致以最热烈、最温馨的掌声。整个礼堂,此刻仿佛如家一般,见证着师生间的依依惜别,此刻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感染着在场每一位人。

院长张应强教授为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颁授学位

人类学系余成普副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向毕业生致寄语。他首先祝贺在座毕业生实现了学位和学历的升级,祝贺亲友养育了优秀的人才。余成普副教授勉励即将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要将大学所学,将学科理念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持续践行中山大学人才培养理念,做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勉励即将继续深造读博的同学,要敢于吃苦、乐于研究、虚心求教,在博士阶段寻找“道”中之“术”,找对做好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勉励已博士毕业的同学,要探索生活中的哲学,平衡好教学与科研、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始终保有学术激情,用真心去教书育人。

导师代表余成普副教授寄语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悠扬的旋律敲打着每一个毕业生的心窝。中山大学校歌响起,勾起了毕业生无数大学回忆,也鼓舞着毕业生们不忘初心、追求卓越、知行合一、自强不息。

齐唱中山大学校歌

最后,全场人员用感恩的掌声恭送主礼教授,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结束。全体毕业生和导师在小礼堂门前草坪集体合影留念,记录下了最美好的大学时光。

毕业生感言:

2016级人类学硕士毕业生谢操:

当授予学位的钟声响起,与各位师友朝夕相处的情境依然历历在目,我竟一时难以从过往的生活学习中抽离出来,似曾忘了今天我即将毕业,离开给我最多快乐与感动的康乐园。这三年里,组织哈佛医学人文会议、参加持续两年之久的中英合作人类学调研项目、受邀赴英国爱丁堡交流学习,获得国家奖学金……我深深明白,这一切的收获除了我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为我提供一切发展机会的母校中大。当台下祝福毕业生的掌声响起,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是无数具有社会担当的中大校友,永远刻在我心底的是 “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即将走出校园的中大人,我们应争当这个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承担中大人该有的责任。

2016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黄小洁:

社人家庭,情谊永存。隆重而庄严的学位授予仪式,给我们眼前一亮,很多同学都表示学院的学位授予仪式很有特色,让大家很感动。在怀士堂举行毕业典礼更有仪式感,开场视频制作很感人,院长寄语和余成普副教授的导师代表寄语干货满满,同学们纷纷在朋友圈奔走相告。

我全程见证了学院高效筹备落实毕业典礼的全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让我看到了筹备工作人员背后的辛勤付出,为让我们不留遗憾,全力为我们想办法、做沟通、抓落实,小到一张私人定制的亲友观礼券和学位颁授台,无处不显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社人情怀。

2015级社会学博士毕业生MONTANARI ANDREA(安德烈,意大利国际学生):

毕业这件事有点像登上一座高山峰顶一样,突然感觉很轻松,却又疲累开心;回头往后看,上坡路艰苦而难忘,不过挑战自我总算获胜了。然而,像登山一样,毕业生并不能长久休息,需要准备翻越更多的山峰,继续挑战自己,目的地不外乎是另一个出发点。那么,毕业典礼就是毕业生在峰顶上坐下来的那一段幸福时刻,向四周展望美丽的景色,安闲自得地默念:“不错,不错”。

2016级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毕业生BINI KHALFAN BINI AHMED(海帆,肯尼亚国际学生) :

四年前,我从遥远的异国他乡来到中山大学,开启我的考古学硕士求学生涯。回首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欣喜地看到自己战胜了各种压力和考验,迎来心中向往的崭新、宁静的生活。在中大的学习生活,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这里,我从一名内向、成绩平平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关注社会、投身实践,知行合一的优秀学子。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