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东校园微电子大楼举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邓少芝教授、副院长陈弟虎教授、副院长龙云亮教授、40余名主礼导师出席仪式, 2019届研究生毕业生、家属亲友及学院教师代表共400余人参与典礼活动。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琅主持。
典礼现场
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学院党委书记莫华宣读孙中山先生毕业训辞,全体毕业生起立聆听,并集体回应“谨遵教诲”。铿锵有力的训辞,回荡在毕业生耳边,也激励着他们“为社会福,为邦家光”。
莫华书记宣读毕业训辞
副院长陈弟虎教授宣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决议,学位授予仪式正式开始。
副院长陈弟虎教授宣读决议
伴随着音乐《山高水长》,毕业生们有序地走上台前。今年学院特别邀请研究生导师为自己的毕业生行“拨穗礼”,由邓少芝院长为同学们颁授学位证书,并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
学位授予完毕后,副院长陈弟虎教授宣读学校关于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的决定,院长邓少芝教授为优秀论文获得者颁发荣誉证书。
邓少芝院长为优秀论文获得者颁发荣誉证书
邓少芝院长在致辞中向圆满完成学业的272名硕士毕业生以及31名博士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并代表学院领导班子衷心感谢为同学们的成长殚精竭虑的老师们,以及默默支持、辛勤付出的亲友们。她对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志存高远,永怀探索之心;二是内外兼修,永保简单之心;三是荣辱与共,永记成长之情。邓院长动情地讲到,“请大家相信,无论何时何地,学院都是你们的大后方、是你们的家。欢迎你们随时回来,学院的大门永远向大家敞开!”,毕业生们回复以雷鸣般的掌声。
邓少芝院长致辞
导师代表陈军教授上台发言,他对全体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踏上崭新征途表示衷心的祝贺,并为毕业生们送上良好的祝愿。陈教授讲到,“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铸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待着你们,有广阔的天地等着你们去闯。”他鼓励同学们立志报效祖国、勇于创新。
导师代表陈军教授发言
博士毕业生代表张志鹏和硕士毕业生代表陈声晓依次上台发言,他们回顾了在学期间的成长与收获,回忆那段和同窗们共同奋斗的日子,感谢学校、学院与导师的精心教育和悉心培养,立志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积极进取,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表示将时刻谨记孙中山先生训言,谨记中大校训,谨记领导嘱咐,开创属于自己美好的未来,为学院争光添彩!
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校歌《山高水长》的旋律和师生们的掌声中落幕。学海汪洋,毓仁作圣,大学毕业,此其发轫,又一届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们就要跨出学校大门,开始新的人生旅程。愿大家点亮生命的明灯,照亮通往成功的征程!
学位授予仪式分会场直播进行中
典礼期间,为让更多远道而来的亲友们及时观礼,学院专门在同栋楼设置分会场进行同步直播,让亲友们能够感受到庄严神圣的仪式。除此之外,学院还特别制作精美的观礼券与背景照片墙,为学生们定格下这一美好而永恒的时刻。
学院定制的背景照片墙
仪式结束后,学生代表在聚餐活动中快闪演唱中山大学第二校歌,耳目一新,富有新意,用歌声表达对母校浓烈的热爱;还有毕业生代表朗诵诗歌,用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对中大校园的眷恋与不舍,共同铭记这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
院长毕业寄语摘录:
同学们,在此离别之际,作为院长,同时也是一名导师,我想向大家讲三点期望:
第一,志存高远,永怀探索之心。当今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迎接世界关注的目光,当然,也将面临来自未知的挑战。这其中,改变世界的核心力量是科学技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而各位所学之长正顺应了现今国家和世界发展之需要。希望大家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实现国家需要和行业发展与实现个人价值同步同行,不断践行中山先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十字校训,不断探索新领域、思考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创新新技术,用聪明才智给世界和人类带来更多进步和突破。
第二,内外兼修,永保简单之心。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先生为牌坊题字,选的是《大学》中的八目——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意在要求中大学子洞察事物本质,端正人生目标,心系天下苍生,追求和谐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世事喧嚣和各种利益诱惑,你会选择坚持自我还是随波逐流?遇到命运不公和人生挫折,你会选择坚持还是放弃?在此,我希望大家可以常思常省、常忆初心,不断拓宽格局和视野,不断提升能力和素养,不以一时之得失妄测未来,坚守内心纯净之土,立稳行远。
第三,荣辱与共,永记成长之情。中山大学努力前行的发展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2017年也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这些都离不开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和奋斗,学院的发展历史上也有你们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相信在座的同学们也在青春飞扬的岁月里结下了深厚的同窗情谊。现在,离别近在眼前,新的人生舞台已大幕开启。未来,你们一定会迎来人生中或辉煌灿烂、或温暖充实的更好时光。请大家相信,无论何时何地,学院都是你们的大后方、是你们的家。欢迎你们随时回来,与三五好友共叙往事,与师长同门畅谈未来。学院的大门永远向大家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