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陈春声书记接受《南方日报》专访:传承中大文化血脉中的红色基因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南方日报、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9-06-21 阅读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双一流”建设中,中山大学如何集全校之力,上好铸魂育人第一课?

近年来,中山大学进一步梳理凝练了“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传承红色传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这是新时代中大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定位。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表示,要突出人才培养体系的竞争性,面向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引领时代潮流,并传承好文化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引导学生将远大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陈春声书记

近日,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围绕学校如何以立德树人引领人才培养等问题谈工作思路和相关举措。

《南方日报》2019年6月20日第A05版

专访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

南方日报:近年来,中大如何以立德树人引领人才培养?探索了哪些有本校特色的举措?

陈春声:近年来,中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推动大学的办学实践。

2015年,我们确立了“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培养目标,并提出建立学科与专业、德育与智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科研与教学“五个融合”为特征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注意突出三个标准,即突出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突出人才培养的完备性,注重理论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突出人才培养体系的竞争性,注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创新,面向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引领时代潮流。

南方日报:您多年来坚持给本科生上思政第一课,讲中大的红色基因,您认为中大学子应如何继承红色传统,将远大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陈春声:这两年我给本科生讲授“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中山大学文化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在授课时我会结合一些生动的故事,如中大毕业生陈铁军与革命伴侣周文雍在刑场上举办婚礼、中大图书馆长杜定友教授辗转万里护送文献西迁等,拉近学生与红色历史的距离。

来自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孙百承同学在课后把笔记发给我看,使我印象深刻。他写道,这堂课让他仿佛追随着爱国进步的学长们,投身于爱国救亡运动中。惟有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身处何处、去向何方,我们的国家和学校才能真正和过去的屈辱与苦难诀别,走上繁荣复兴的伟大征途。

除了思政课,中大还注重通过第二课堂的思想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已经完成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将思想教育类活动的比例提高到总体安排的40%以上,大幅提高第二课堂的思政性。

南方日报:今年学校召开了春季工作会,接下来将有哪些新举措?

陈春声:为继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将做好“铸魂”“固本”“强基”“提效”工程,坚持和巩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人员队伍。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