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我校援疆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签约仪式在麦盖提县委宾馆二楼会议室举行。中共喀什地委副书记、广东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贺宇,我校副校长杨清华、校长办公室主任杨建林,我校援派附属喀什医院院长张琪,我校惠来校友联络处副会长吴荣凯,中共麦盖提县委书记文福来、县相关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我校部分援疆干部参加仪式,仪式由中共麦盖提县委副书记、县长艾尼瓦尔·吐尔逊主持。
我校援疆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签约仪式举行
文福来书记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中山大学始终秉持家国情怀,心系祖国边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多位校领导曾先后到麦盖提县考察指导,对麦盖提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学校为实际推动防风林建设,号召广大校友捐资3000万元建设1万亩的防风固沙示范林,助力麦盖提县打造宜人、宜居、宜业的良好生态环境。防风林建好后,学校按国家规定享有七十年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双方达成意向以来,学校已组织多个附属医院以及附属喀什医院的100多名志愿者赶赴防风林基地开展春季义务植树活动。这些举措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更是对麦盖提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莫大关心支持。他表示,防风林栽种完成后,麦盖提县将全力做好中山大学防风林区苗木后期抚育管护工作及其它相关事宜,确保中大林茁壮健康成长,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防风固沙林基地的示范林、标杆林。
贺宇总指挥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中山大学对麦盖提县防风固沙林的考察和建设签约,意义重大。一是生态文明事关人民的福祉,生态是一种财富。良好的生态不仅促进当代发展,更能给子孙后代的发展留下机会和空间。中山大学援建麦盖提防风固沙生态林,就是落实其中“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两大攻坚战的具体实践。二是建设精神家园。在边疆沙漠地区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此举正是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中山大学通过援建防风林,促进了麦盖提县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价值和内涵,为麦盖提县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他希望在麦盖提县的后期维护和管理下,将中山大学示范林建设成为麦盖提县百万亩防风固沙林中最优美、最壮观的一道风景。
杨清华副校长指出,援建中山大学防风固沙生态林,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号召的积极实践。通过防风林建设,为我校和麦盖提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校不仅仅把防风林建设看作一项具体的支援工作,更是将其作为双方合作的契机,推动双方共同进步。我校相关学院和学科的专家学者可以发挥才能,在麦盖提县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把研究成果运用到麦盖提县的发展上来。防风林也是我校师生、管理干部实践教育的最好课堂。我们要学习当地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当地在践行生态绿化方面行动,使我们的思想受到洗礼,灵魂得到净化。同时,他向以惠来校友联络处为代表的校友们表示感谢,他们慷慨解囊,用实际行动践行家国情怀,帮助学校援建防风林。在后续支援工作中,我校也将落实国家和广东的援疆战略部署,通过干部援疆、教育援疆、医疗援疆等,扎扎实实做好援疆工作,争取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效。
杨清华副校长与艾尼瓦尔·吐尔逊县长分别代表双方签约
之后,杨清华副校长与艾尼瓦尔·吐尔逊县长分别代表双方签约。
杨清华副校长一行到防风固沙生态林实地考察
据了解,麦盖提县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辖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是全国唯一一个嵌入沙漠的县,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生态环境极为恶劣。为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造宜人、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助推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麦盖提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启动实施了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工程。2012年以来,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每年在亘古沙漠上战天斗地、植树造林,累计定植新疆杨、胡杨、沙枣、红柳、文冠果、梭梭等生态和经济林木33万亩1.8亿株,原来的茫茫沙海变成一望无际的绿洲,风沙侵蚀得到有效遏制,县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